命。”
湘云叹息一声,“就算不偿命,薛家这皇商的差事,应该也做到头了吧。”
柳氏看一眼湘云,“那倒未必,薛家又不止他们一房,让其他人来领这差事就行了。”
太上皇还在,皇上“以孝治天下”不可能做的太绝。再说那薛姨妈是王子腾的妹妹,薛家彻底倒了,王子腾也没面子。
湘云想想,这样也好。薛家只要还有差事,薛姨妈和宝钗额日子就不至于过得太苦,只是这样一来。宝钗别说进宫给公主做伴读女使,就是连宝二奶奶,也没机会争取了。
柳氏又和湘云商议搬家的事情,“要不是你小叔吹毛求疵,一会儿说书房要多开个窗户,一会儿又说花园里的假山没摆好,咱们这几日就能搬了。”
湘云笑道:“小叔也是想着家里人住进去舒服些,等住进去再改,又麻烦了。”
接下来几天,柳氏就经常带着湘云去忠靖侯府检查各个屋子的布置情况。忠靖侯府在长安西郊,是先帝时某官员的宅子,那官员去世后,子孙不济,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宅子,就卖了家私,回老家去了。
宅子地方倒很是宽敞,前后四进,第一进是待客之用,史鼎身边的几个幕僚也被安排在那里,第二进是史鼎的书房和卧房,三进四进就是内院了,内院又分了三个三进的小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小花园。
这个时节,花园里的花都还没开,地上的小草刚冒了一点嫩芽。湘云和柳氏每天讨论的都是怎么布置屋子,收拾花园。虽然两边跑累了些,心里却很是高兴。
到了二月,湘云才想起来,林妹妹应该到京城了。她就跟柳氏提出,想去看看荣国府新来的姐姐。
柳氏从前是很欣赏贾敏的,是以对她的女儿也很好奇,就答应下来。
次日一早,湘云就带上给林妹妹准备的礼物,跟着柳氏去了贾府。
幸好贾政这几日清闲,督促着贾宝玉读书,贾宝玉只得每日乖乖去家学上课,下课回来还要被贾政叫到书房询问功课,故而没时间和薛宝钗接触。
而迟来的林黛玉倒是和贾宝玉接触的多一点,因为两人都住在贾母屋里,中间只隔着一个碧纱橱,加之林黛玉还帮着贾宝玉写了两张功课,两人的关系就更加亲近了。
这日柳氏带着湘云来,林黛玉和三春都在屋里陪着贾母说话,湘云一进屋,就注意到一个穿月白色褙子的女孩子。
“这是你林姐姐,”贾母一旁笑着给两人介绍。
“林姐姐好,”湘云星星眼看对面的小姑娘,真真是水做的骨肉,眉梢眼角都透着灵气,却又不张扬,看着就让人心里软乎乎的。
“云妹妹好,”林黛玉听迎春姊妹提起过湘云,知道她和自己一样身世凄苦,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原以为会是个安安静静的小姑娘,没想到竟是一派天真,活泼非常。又见她婶婶柳氏对她不错,心里就有几分酸涩,自己父亲虽在,却还不如湘云妹妹过得自在。
贾母也有段日子没见柳氏了,就问起史家的近况,“听说你二嫂病了,严重吗?”
“老祖宗放心,二嫂的病已经无大碍了。”柳氏说着看了眼王夫人,“上回薛姨妈去我们家,二嫂还见了。”
贾母闻言,微微皱眉。那薛姨妈母女也来了一趟贾家,她只说身体不好,让王夫人带着李纨、王熙凤招待了下。家里的孩子们去打了声招呼,贾母就把他们叫过来了。
贾母又问柳氏忠靖侯府收拾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乔迁。
“还说呢,我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择了日子,二月二十五搬。”柳氏道。
贾母就笑,“马上就是当家主母了,忙得日子还在后面呢。”
柳氏点头,看了眼一旁侍立的王熙凤,“听说琏二奶奶最是能干了,我有什么不懂的,来问她就是了。”
“婶婶可折杀死我了,”王熙凤笑道:“老太太太太常说我年纪轻,没见过世面呢。”
“哎哟哟,老姑太太要求也太高了,又要精明,又要孝顺,又要会说话儿,还要见过世面,这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王熙凤一旁附和,“就是就是,您以为我们都跟您一样啊”
贾母笑道:“你们这两个猴儿遇一块儿了,我可说不过你们。”
众人笑了一阵,柳氏才想起来,“怎么不见宝玉?”
王夫人道:“宝玉被我们老爷叫去问功课了。”
贾母就道:“他老子把他管得严了些,把那孩子吓得身体越发不好了。”
湘云就和黛玉对视了一眼,小声道:“他才不瘦,那脸可圆了。”
黛玉忍不住也笑了,忙用帕子遮住嘴。
贾母问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