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了,许多事在家商量也是一样。
他在书房见了几个同僚,就迫不及待回到后院。
“云妹妹,真是巧了,家里的信刚刚送到,祖父给咱们儿子取好了名字。”
湘云正抱着刚吃了奶睡着的儿子。闻言忙问;“叫什么?”
“甄仕明,取仕途明达之意。”甄宝玉道,他说着就凑过来,温柔地看看儿子,“甄仕明,仕明,真是个好名字……”
湘云:“……”
自己儿子从此要顶着个眼药水的名字过一辈子……哎,算了,不重要,反正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第81章 长远的目标
甄老太爷给孙子取了个眼药水名就算了, 甄宝玉还想让儿子叫“小明”。
湘云不好嫌弃外祖父,却可以毫不留情的嫌弃自家夫君。
“别叫小明,叫明哥儿。”湘云道。
甄宝玉不解:“这有什么区别吗?”
湘云道:“区别可大了。”小明也太俗了点儿。
她一听这个名字就想出几道应用题。
“行吧, 明哥儿就明哥儿。”甄宝玉说着把儿子的襁褓抱起来, 小家伙本来睡得挺香,一到爹爹怀里就哭起来。
湘云赶紧接过儿子轻轻晃着。
甄宝玉委屈,“儿子好像不怎么待见我。”
湘云:“人家睡得好好的, 你要动他,他可不就嫌弃你么?”
福州这边没什么亲戚,只一些当地官员和女眷来参加了明哥儿的洗三和满月。
京城送来的礼物却是不少, 甄老太爷甄老太太见不上重孙子, 只能送礼过来。
小家伙才满月, 东西就装了好几个箱子。
保龄侯府送来贺礼时,也顺便报喜, 柳维也生了个儿子。比明哥儿大整整一个月。
又过两个月,甄宝玉收到贾宝玉的信, 林黛玉也有了身孕。因为她身体不好, 就等胎气稳了才跟亲朋们报喜。如今已经四个月了。
“那等咱们明年回京, 他们的孩子也出生了。”甄宝玉道。
通商口岸的事情料理的差不多了, 现在已经进入正轨, 虽然接待的商队规模不如另外两个通商口岸, 但有些从台湾登陆的洋商, 走泉州这边更加方便。
接下来就是市舶司和当地衙门的事情了,甄宝玉明年就可以回京述职。
与此同时, 他也想和皇上细细谈谈自己对海外贸易的想法。
一些西洋的货物在洋人那里就是普通的日用品, 到了这边就成了奢侈品。
我们完全可以仿造这些东西,然后把价格降下来。
像一些西洋的毛料, 他们也可以纺织。
只是国内没人会这些料子的纺织技术,湘云的建议是派一些学生去西洋,或者派一些商人去西洋偷师。
湘云不确定这时候海外有没有珍妮纺纱机,有没有蒸汽机,就算没有,出去总能学到一些东西。
甄宝玉又和当地的官员和商人周旋了一年,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及时调整。
过了中秋,才上奏皇上,请求回京述职。
皇上同意后,一家三口就冒着越来越冷的天气上了回京的船。
回京的路上,甄宝玉就开始写奏疏。
一是汇报泉州通商口岸的各种事情,二是说说自己的想法。
湘云知道他有正事,也不打扰他,就一个人带着儿子玩儿。
明哥儿是个很好带的孩子,不怎么闹人,身体也挺好,生下来到现在就没生过病。
在船上也是每日吃了睡睡了吃,他已经十个多月。周妈说这个时候可以教孩子说话了。
湘云路上就在努力教儿子喊爹娘。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快到京城时,小家伙终于会了。
但这娃太有礼貌,见了谁都露出个大大的笑脸喊“爹爹”。
到了甄家,把一群长辈逗得笑个不停。
第二日见了洪哥儿这个舅舅,也是“爹爹爹爹”的喊。
甄宝玉脸都黑了,佯装抬起手,要在小家伙屁股上拍两下。
明哥儿就叫起来,恨不得缩成一个小团子。
洪哥儿和柳维的儿子就比明哥儿腼腆多了,乖乖让奶娘抱着,好奇地睁着一双大眼睛瞧着吱哇乱叫的弟弟。
湘云就说:“我本来都不想带他出门,但我婆婆说让洪哥儿见见外甥,这才带他来,下回出门一定不带孩子,太闹。”
柳维笑道:“你可一定要带他,明哥儿多招人喜欢啊!”
她就笑着把儿子交给奶娘,要去抱明哥儿。
结果柳维的儿子一看娘亲要抱弟弟,立刻“哇”的一声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