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硬的地面上,牛还是不太善于行走的。
下午王林还要过来开两块早稻秧苗田。 所以牛还是系在田里吃草,等他下午过来以后直接就可以干活了。 因为是包产到户后,也是开年后第一次开耕,婶子做了一桌的好菜。 “咳。” “小林啊,你看,你和菲菲已经在一起了。” “你是不是干脆搬过来住?” “你跟菲菲这偷偷摸摸的,也不是个事儿啊。” 婶子这话一开口,王林愣了一下。 王菲菲更是直接羞红了脸。 “婶子,我这要是搬过来,那就是要分家了。” “那边房子是大前天做的现浇,大概后天就能拆模子板。” “内部抹上砂浆和石灰,再弄一下地面、拉上电线什么的,也就个把星期。” “再晾个个把星期去一下湿气,老二他们就能入住了。” “等他们入住新房子的时候,老三、老四也都会回来,到时候我再搬过来不迟。” 王得水老两口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 “诶。” “这事儿不急。” “反正这么近,住哪儿都一样。” “你婶子就是觉得你家现在那个房子太破了一点,没有这边睡的舒服。” 恶人要婶子当了,王得水这个时候又跳出来当好人。 哼。 这种催促王林搬过来的事情,显然就是王得水干的。 只是借婶子的口说出来而已。 这老家伙。 是看王林兄弟赚钱太厉害了。 生怕上门女婿变成娶媳妇儿了。 不过他显然是想多了。 王林可没有上门女婿就低人一等的想法。 再者。 王林和王菲菲都姓王,宗族排号也都一样。 ‘学业招明,观光洪亮’。 这是堎上王家的排号。 王林老子和王得水都是‘招’字辈,王林和王菲菲都是‘明’字辈。 所以未来生下孩子来,除了在王得水老两口墓碑上的称呼不一样,其他还有什么不同? 额。 有了孩子,王得水老两口活着的时候称呼也不一样。 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会儿。 王得水提着他剃头的箱子出门给人剃头去了。 婶子去菜园子里栽菜。 王林则是继续去耕田。 王菲菲提着一个小桶跟在他后面一起去田里。 鼠曲草上午已经摘够了。 菲菲这次跟着一起去田里,是准备跟在王林身后捡田里翻出来的泥鳅、黄鳝还有小杂鱼的。 穿过村子,进入了田野。 王菲菲就紧走几步来到王林身边,牵着他的手,一晃一晃的走着。 为了公平性。 每户人家的田都是按照远近不同平均分的。 不过也不是绝对平均,基本会是三四亩田在一个地方。 就在上午棉花田的下边,就有王林家的三亩田,另外可以种早稻的田则是在将近800米远的地方。 好在王得水家的水田就在王林家这两块田的附近。 秧苗田只要弄两块就好。 “耕田看不到多少泥鳅,你先去摘点三月泡吃,要么就站在田埂上。” “我看到了东西再扔给你。” 三月初,有水的田里还是蛮冷的,王林不想王菲菲下田。 “知道了,你快去吧。” 王菲菲还是很乖巧的。 王林下去耕田,她就弄了个干净的树桩坐在田埂上等着。 其实这种事情王菲菲相当熟悉。 在这个普遍追求多子多福的年代,王得水夫妻俩却只有一个女儿。 不是不想生,而是留不住。 物资匮乏的年代,大人没营养,还要承担重体力劳动。 婶子又瘦,个子又小,根本没奶水喂养孩子。 物资匮乏,还有票证管制,王得水就是有钱也没用。 好不容易养大一个女儿,那真是百般的呵护。 王菲菲十岁的时候,别人家孩子不是去放牛打猪草赚工分,就是满山乱跑的捡柴火、捡菌子、野果什么的。 只有她,还是每天跟着妈妈出工。 妈妈下田干活,她就在田埂上的阴凉处待着。 所以这种坐在田埂上的事情,她非常的有经验。 看王菲菲安静的样子,王林也是架好了牛开始耕田。 在公社时代,田是每年都要耕的,这些田的基础非常的好。 以王林的本心来说。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