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新找的两个帮忙的人确定了一个小草,另外一个干脆就找了杨西媳妇,也就是说二叔杨大头家现在已经有三人在杨立家做活了。
隔天一早,小草跟着赵嫂子,杨西媳妇张氏跟着杨东媳妇黄氏,四人早早就来干活了,唐婉给小草和张氏布置了活计,由赵嫂子跟黄氏领着她们,两人很快就上手。
这边杨立跟杨东把食材搬到牛车上,规整好,刚想叫唐婉上车走了。
就看到一妇人提着篮子走了进来,那妇人看到牛车上的东西。
“哎呦,杨立啊,这么早就要上县城去了呀 。”
“对,王婶子是来找我娘的嘛,她在厨房里面。”
王婶子摆摆手“等下我再找你娘”她举了举手上的篮子“王婶子今早做了一些春花卷,想拿一些过来让你们带上路上吃,都是刚出锅的,正热乎着呢。”
王婶子直接将篮子塞在杨立手上,他想拒绝都来不及“王婶子,我们已经吃过早餐了,这个你拿回去吧。”
“吃过了也可以留着肚子饿的时候吃,在县城毕竟不比家里方便,拿着拿着……”王婶子说完不等杨立再说什么,径直往杨家厨房方向走,找周氏去了。
路上,杨东看着篮子里的春卷,笑着说“听我媳妇说,最近村里有很多婶子经常来伯娘聊家常,连丫丫都有许多小伙伴来找她玩,每天半下午,你们那小院子,就热闹异常。”
杨立跟唐婉相视一笑,也没多说什么,那些人基本都是卖菜给他们家的,以前可没见他们那么热情,不过这样也好,有他们找周氏拉家常,她在家也不会那么无聊。
在超市的装修接近尾声的时候,春风楼学烤串的人就已经学成出师,而他们需要供应的食材也一天比一天多,杨立知道从他这拿的东西在春风楼都是翻倍卖的也不意外,这就跟现代夜总会一样,给你非一般的服务,消费肯定要比其他地方高喽。
这日,唐刚照例一大早就来给烧烤摊送扇贝,因为要同时给春风楼供应,现在他每天都要来县城送货,而且每天送的量都能达到七八百个,甚至有时候捞的多了,送一千来个烧烤摊跟春风楼都能吃的下,特别是春风楼的客户,知道扇贝补气去虚的作用,正适合他们这些常年寻欢作乐的人,因此在春风楼里,扇贝有时候比烤串还受欢迎。
唐家也因为送扇贝这活,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了二十多两白银,唐母的药钱不用愁了,生活也也改善了许多。
“小刚。”杨立叫住了送完扇贝准备回去的唐刚。
“哎,姐夫你叫我?”
“嗯,家里农忙完了,大哥在家里忙什么?”
“大哥?他没忙什么,就每天帮我一起捞捞扇贝,或者去田里面锄锄草,姐夫你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大哥帮忙的,我现在就回家叫大哥来。”
“不急,是有事情要找大哥,你明天来的时候把大哥也叫上,我有事情跟他说。”
“好,我回家就跟大哥说。”
第二天,唐山一大早就跟着唐刚来送货了。
“阿立,小刚说你找我,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吗?”
杨立把唐山带到一旁“大哥,不着急,我们先坐下说。”又叫了一旁的唐刚“小刚,你也过来吧。”
待两人坐下之后,杨立把他跟罗家合开超市的事情说了一下,还把计划找人下乡收购青菜,蛋米面这些农产品也跟他们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唐山想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阿立你的意思是想我下乡去收购这些农产品?可......可我没做过,也不识字,我......我怕我做不来。”
“大哥,其实这活前面捋顺了,后面也就不难弄了,首先,你可以挑选几个固定的村子,跟他们村长签订长期的收购契约,到时候直接找村长拿货就可以了,至于村长在村里面要怎么给各家各户分名额,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但是有一点得注意,就是得确保收上来的农产品质量过关,保质保量,这就要大哥跟爹娘商量斟酌去哪些村里面收购会比较靠谱些。”
唐山听完杨立的建议若有所思,一旁的唐刚“大哥,我觉得这活可以做,你也可以叫上大嫂一起帮你,大嫂对我们周围那几个村的情况比我们更加了解。”
苗氏的父亲是做大席的,临近村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去烧席,苗氏还没有嫁给唐山时,就经常跟着她爹在各个村子里面跑。
杨立看唐山意动“大哥,如果你接这活的话,我建议家里面买辆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