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这款航天器并非最初预想中的那种巨大载具,内部也只配置了最基本的功能区。
如果要在里面长期生活,则需要穿着防护服并通过特定系统维持生命。
这确实不如吴罡所期望的自由度那么高。
但考虑到压力调控等复杂技术尚待解决。
现在也只能先采取这样的解决方案。
吴罡点头赞同道:
“现阶段也只能如此操作了。”
接着他又表示,“如果我们能率先在这两个星球之间建立起桥梁,就意味着占据了先发优势。”
随后无论怎么改进提升都好说。
鉴于吴罡已经成功研制出关键组件,接下来的任务自然是加紧完成剩余部分。
当其他国家纷纷投资海外空间设施时。
夏国已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首次向月球发射大型航天器的任务。
看着屏幕上展示的稳定数据流,两位科学家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这是一架真正属于夏国的星舟!
尽管初版仍有许多瑕疵,但它标志着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即使老鹰拥有五个空间平台。
如今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太空港作为跳板。
并且未来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类型舰只。
最初美方提出征收‘保护费’的要求时被果断驳回。
既然已经有了抗衡之力。
何必多此一举支付费用?
再说即便当前技术水平有限。
这套装备依旧堪称小型太空城。
与其花钱买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服务,倒不如继续专注科研事业。
不仅如此,我国对外宣告此次任务圆满成功的消息。
瞬间引起了全球关注。
当前就连超级大国也在探讨外层空间定居问题。
对于其余国家而言,即使眼下无法立即参与。
但为了长远利益考虑,或许该开始重新权衡立场了。
到底是支持老鹰国的五个国际空间站,还是跟着夏国一起打造自己的太空母舰呢?刚开始时,老鹰国并没有太在意夏国打算建星舰的消息,他们觉得这只是个不太可能成功的设想。
毕竟,建造空间站不是造船那么简单。
谁也没料到,夏国会这么迅速地取得成功。
就在这些国家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孙书宏给吴罡带来了喜讯。
此前,吴罡让孙书宏研究火星上的空间站。
因此,在吴罡忙于太空母舰的研究期间,楚老一直在帮助建立专属于吴罡的火星站点。
这段时间里,吴罡研制的零号核聚变引擎也用在了这个火星空间站上。
现在吴罡和楚老已经偷偷访问过位于火星轨道510位置上的基地,并进行了一番考察。
尽管目前老鹰国已经有了五个国际空间站,并对许多星球进行了监控,但在火星的探查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彻底。
尤其是吴罡计划去建设火星基地的地方——一个常有活跃火山的南部区域,因为这里温度非常高,暂时还没有进入老鹰国的研究视线中。
利用这一点,吴罡选定了一个被山峦遮挡、隐蔽性非常好的地方作为火星基地的位置。
根据需求,孙书宏的设计尽可能保持了小型化的特点,便于隐藏。
接下来,吴罡开启了手里的可控核聚变电源,虽然没有完全重现最初的零号发动机设计,但在第一次测试时他已经保留了一份样品。
借助这种能源设备,他开始给他的计算机充电。
过了五分钟,吴罡关闭了核反应堆。
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了系统修复成功的消息。
这表明吴罡修复了大约5%的功能,作为奖赏,他还得到了预览部分未来技术的机会。
幸运的是这次解锁正好解决了他之前在建设太空母舰时遇到的大气压力难题。
要知道在此之前,如何维持与地球相同水平的压力一直是最大的障碍。
就连漂亮的国家也只能达到半地球水平。
但若能实现计算机中的解决方案,则可完美模拟地球上的一切条件。
这实在是令吴罡感到震惊。
如果可以,他会马上尝试在飞船内创造与地球相同的环境,使得宇航员们不必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植物也能正常生长,甚至可以在船内部打造出一个迷你版的生态系统。
他先以自己刚设立的火星驻地为实验对象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
通过加热从地下采集来的样本得到液体水后,吴罡终于在一个大气压舱内完成了实验。
当他能够无需额外装备就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