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意外收获
马车外表看着朴实无华, 内里却布置得温馨舒适,坐在里面几乎感受不到什么颠簸。
听着车辙的滚滚转动声,秦瑾昭垂眸看着期待望着自己的绥安, 擡起手轻轻揉了揉她柔软的发顶,语调轻柔无波:“不是。”
“噢。”绥安霎时变得失落, 小小的肩膀一垮,蓝眸洇着淡淡水光, 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 “那何时才能见到娘呢?”
揉绥安头发的动作一顿,秦瑾昭不着痕迹地收回手,重新将目光落到了手里的账册上,凤眸没有焦距。
三年了,心口处的逆鳞依旧是冰凉一片,就好似从未变得温热过, 每日每夜凉入心髓。
良久,秦瑾昭将账册翻了一页, 清冷低柔的声音湮没进滚滚车辙声中:“是啊, 何时才能再见到她……”
三年前月上梢重逢时秦瑾昭便知晓,若非颂徵如约进京, 否则她根本就寻不到她。
如今, 亦然。
秦瑾昭不知晓颂徵为何会不告而别,甚至还销声匿迹三年之久。
对于京中的各种流言,秦瑾昭自三年前起便从未放在心上过,她所在意的从始至终只有那一条单纯至极的鱼。
可鱼跑了, 她花了三年时间, 耗费无数人力丶财力都不曾寻到鱼的丝毫踪迹。
颂徵为何会不告而别,秦瑾昭想过很多种可能, 也数次乔装打扮出宫在她失踪的那条街巷上寻找过。
雪雁说,轿子是在禁卫军经过之后突然变轻的。
秦瑾昭不由得猜测是不是颂徵在路上听到了些什么……
至于那一晚颂徵到底听到了些什么,秦瑾昭无从知晓,因为第二日很多流言便在京中传开,根本就无从察起。
这其中传得最凶的便是她同宋铖的。
就连后来她醒来时,秦宴也说,是宋铖发现了你的踪迹,又在山洞外燃起篝火,让搜救队伍看见了飘远的浓烟。
是宋铖第一个在山崖底下发现的秦瑾昭。
是以所有人都认为是宋铖将重伤昏迷的她扶进山洞悉心照顾,也是宋铖利用浓烟告知了在山腰上搜寻的队伍。
总而言之,是宋铖救了她。
可事实当真如此么?
秦瑾昭无从知晓。
她没有昏迷时的那段记忆,只模模糊糊的记得曾有人小心翼翼地背着她,借着清冷月光的照明,一路走得踉踉跄跄的。
那一晚圆月高悬,崖底冷风席卷,那人身上却出奇的暖和。
秦瑾昭一直记得颂徵头发原本的颜色是银色。
所以记忆里那一闪而过的那抹银,究竟是那晚的月光,还是……
想到这里,秦瑾昭纤眉紧蹙,手中的账册被捏出道道褶皱。
这三年里她很早便想来崖底一探究竟,如今绥安长大明理,她也未再被琐事绊住脚,总算是得了个空档。
绥安敏锐地察觉到秦瑾昭情绪不好,扬起小脸,关心地问:“娘亲,哪里不舒服么?”
她这么一问,司琴忙不叠放下手里的活计,正欲作势询问,就被秦瑾昭一个眼神挡了回去。
“无碍。”秦瑾昭放下账册,擡手将绥安抱入怀中,淡声问向司琴,“还有多久能到?”
司琴掀开帘子一角往外望了一眼,又估摸了下当前的速度,回道:“回殿下,一个时辰左右。”
秦瑾昭淡淡“嗯”了声,低头哄起了乖乖靠坐在怀里的绥安,“绥安睡会儿罢,待会儿到了娘亲叫你。”
绥安小手揪着秦瑾昭的衣领,调整了一个最为舒服的姿势,乖乖应了一声:“好。”闭上双眼,没一会儿便睡了过去。
待绥安熟睡后,司琴怕秦瑾昭太累,小声开口:“殿下,属下来罢。”
“不必。”秦瑾昭拒绝了她的好意,眸光柔和地看着绥安的睡颜,唇角笑意清浅,“绥安的眼睛很像她。”
司琴默不作声地垂下了头。
绥安生了一双漂亮又无辜的蓝眸。
蓝眸罕见,像谁自是不言而喻。
这其中渊源司琴百思不得其解,但她不敢问。
拇指轻颤,秦瑾昭虚虚抚上绥安乌黑的发丝,语气似感叹又似惋惜:“但这里不像她。”
一个时辰后,马车在山崖底停了下来。
驾车的侍卫曲指扣了两声门框:“殿下,只能走到这里了。”
秦瑾昭“嗯”了声,接过司琴递来的薄毯,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