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大鱼大肉地伺候着,再加上赵小川这位特种兵高手的魔鬼训练,这大半年下来,就算这些人开始时懒惰如猪,也该练出些真功夫了吧?
同时,许震的信息网也顺利搭了起来。
不得不说,手底下的人确实能干。
虽说时间过了大半年,成就点攒的不多。
想要再实现人数翻一番,还差两万个成就点呢!
不过许震并不着急,眼前先把训练搞好,以后打仗的机会多的是。
相比之下,独立团这边的日子就没那么滋润了。
这时候,李云龙正领着独立团的士兵们练习刺杀技巧。
这也是没办法,晋西北的冬天冷得让人受不了。
部队里缺保暖的棉衣,不动动身体,真能给冻坏了。
有的连队,棉衣少得可怜,只有站岗的哨兵才能穿上。
穷到这份上,许震那二百块大洋,自然还没还上。
李云龙琢磨着,与其让大家冻得直打颤,不如练练刺杀。既能靠运动暖和身子,又能增强战斗力,何乐而不为呢?
“团长,最新消息!明天下午,有一支鬼子的运输队要从东集据点出发。”
一听这话,李云龙立刻一拍大腿:“他娘的,总算盼到鬼子的运输队了!不然,这个冬天老子都不知道怎么熬过去。”
很明显,李云龙打起了鬼子运输队的算盘。
而在另一边,许震也收到了情报,而且他的消息比李云龙的更准确一些。
来的不是鬼子的运输队,而是关东军!
“大当家,有消息来。东集据点那边,来了一队鬼子的关东军,看样子是奔太原去的。”赵小川报告说。
“太好了!闲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活动活动筋骨了!”
许震也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斗志满满!
独立团营地里,赵刚裹着棉被,躺在火炕上。
冬天来了,赵刚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衣,结果就这样病倒了,高烧到了39度。
赵刚迷迷糊糊看到李云龙走进来,便开口说:“老李,对不起啊,我这一病,所有担子都压你身上了。
我这身体真是不争气,难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
听了赵刚的话,李云龙坐到炕边,眼睛一瞪:“你他娘的哪来这么多牢骚?谁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文人怎么就没用了?
小时候我爹就跟我说,这辈子谁都可以不尊敬,但读书人不能不尊敬!那是文曲星下凡!在我们村里,我家虽不算最穷,好歹还有两亩薄田。年景好的时候,家里人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我爹说,就算穷死,也要让我念书。
全家节衣缩食供我上私塾,可惜只读了三年就遇上了灾年。哎,那时候我也挺浑的,家里送我去读书,我却整天想着练武。
结果呢,钱花了不少,书也没读多少,现在认的字儿都数得过来。再说灾年来了,饭都吃不饱,哪还读得起书?
就学了《三字经》、《百家姓》这些,要不是这些日子你教我,我李云龙的脑袋里还不跟浆糊似的?我李云龙上辈子积了大德,遇到你这么个大学问家,我不把你当菩萨供着还行?”
听李云龙这么一说,赵刚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你小子少给我戴高帽子。”
两人搭档也有大半年了,对方是什么脾性,俩人心里跟明镜似的。
听李云龙这么一说,赵刚没精打采地回道:“你这家伙少给我戴高帽了。”
俩人搭档至今,大半年时光已过,对方是什么脾性,彼此心里跟明镜似的。
赵刚清楚,李云龙跑来献殷勤,绝不是因为自己生病了,他才变得客客气气。
肯定是这家伙耐不住寂寞,又想搞点事情出来!
被赵刚数落了一句,李云龙嬉皮笑脸地说:“瞧瞧,你这大学问家,怎么现在说话就爱带刺儿呢?难不成真是跟我学的?”
“嘿,不是跟你学的还能是跟谁?”赵刚在心里暗暗吐槽。
不过赵刚也没心思和李云龙拌嘴,慢慢睁开眼,望着李云龙说:“这样下去确实不行,再这么拖下去,早晚得被困死。
棉衣还算小事,咬咬牙也就熬过去了。但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弹药短缺。现在人均连五发子弹都不到,小规模战斗都打不了。
你这家伙要是有啥好主意,就赶紧说来听听。”
见赵刚开口问了,李云龙反而卖起了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