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夫郎家的科举高三牲 > 第70章 乡试

第70章 乡试

抓紧时间回顾历年乡试的真题,翻阅自己以往做过的错题,留个印象安慰自己。

他躺在床上眼睛一闭就是他前几日顶着暴雨在村中四处奔波,忘不掉,他睁开眼睛,爬起来点起烛火,提笔着急地在桌案前写着什么。

再次躺下,云雾依偎到他的身旁,柔声安慰他道:“相公没事的,你一定可以。”

“嗯,大不了再等三年。”奚昀故作轻松道,他伸手拍了拍云雾,嘴里说着“睡觉”随即闭上了双眼。

乡试那日燥热的天气难得刮起了一丝风,增添一抹清凉。

奚昀又摸到了一个十分吉利的数字,六十七号。

他递上号码牌和浮漂。检查的人员对比着他的信息在册子上画圈打勾,然后示意他进去接受检查。

馒头被掰扯成碎片,衣服脱光,甚至连头发都解开来接受了检查。

奚昀想起了昔日府试时把小抄藏头发里带入考场作弊的考生,他恨恨得咬着牙给自己重新扎起头发。

“可以进去了。”检查的衙役微微侧身放他进入考场。

立马有人过来,带着他去到了属于他的六十七号考房。

这次乡试参考人数多达一千人,而最终能被录取成为举人的只有区区百人。竞争之激烈,实在令人咋舌。

待所有考生入场后,各自找好座位坐下,铜锣响起,连响三遍,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面色都变得严肃起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能走到乡试这一步,他们之中许多人都是肩负着家族的殷切希望而来,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京都来的主考官已经入座,众衙役也纷纷行动起来,协助监考官分发试卷。

奚昀接过试卷后,像往常一样先将全卷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不禁感叹,果然还是很难啊,但题目的主旨万变不离其宗,他也做了那么多试卷了早就已经悟出了其中道理。

他拿起笔开始气定神闲的答题。

乡试一共三场,每场三天。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各一篇,共五篇。

今天是最后一场了,考策论。

当奚昀将试卷翻至背面,看到乡试的策论题目时,他的瞳孔瞬间扩大了,震惊,惊喜,懵然!

他抬起头,目光投向坐在主位上的主考官。手中紧紧握着笔杆的手指,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这次的策论题竟然是务农与洪涝治理!

其实算是一个相对较为基础的题目,但越是基础的题目,对答案的要求往往越高,因为大家都会答,所以阅卷官会更加严格地评判每份答卷。

但奚昀不一样,他刚刚亲身经历了这一切,那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使得他所书写出来的文章被赋予了旁人无法企及的悲惋与沉痛。

他在详细列举挽救措施的同时,还将游离于理论框架之外的一些真实感受和实际情况融入其中。

修路是他重点提及的一部分,因为他深知“道路通,则百业兴”这个道理。洵阳村之所以陷入如今这般危急的境地,除了河道淤积的原因外,更为重要的是山体滑坡导致道路被堵塞,人们无法进出村庄,这成为了最为棘手且亟待解决的头等难题。

经过这次灾难的洗礼,他终于深刻地领悟到了什么叫做“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

奚昀紧紧握着手中的笔,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着:这算不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呢?

他文思泉涌,笔下流畅。然而,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是在借着参加乡试的契机,向朝廷呈上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公文。

他想让他们知道,洪涝带来的灾难让百姓哀鸿遍野,要他们知道农民虽处于底处,但有着无可比拟的意志与乐观向上心态。

他思路畅通,愈写愈用力,字字注入心血,墨迹隐隐有了透过纸张的迹象。

奚昀这几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如厕,他吃的极少,前两场也是如此。现在天热了,考房里放的恭桶极容易生出异味儿,他已经看到好几个考生臭的拿馒头捂住口鼻了。

他突然庆幸自己附近都是注重外在的人,内在固然十分重要,但有些时候还是应该要注重一下外在的。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奚昀放下手中的毛笔,轻轻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再三检查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他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趴在桌子上闭眼休息。

结束之后敲锣声再次响起,考场内开始收卷。

九天六夜没吃好没睡好,换做谁都很颓然。场外很多考生的亲朋好友都翘首以盼寻找自己要接的那个人。

“大哥,考得咋样?难不难?”一个十几岁的孩童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