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神帝,是宇宙初开的玄黄母气化生。玄黄之气,是天地本源。玄黄神帝本来有天帝之资,但在太古时代败于东皇太一手中,最终无缘天帝之位。
但玄黄神帝亦是惊才绝艳,以玄黄大道为基创立神修之道,又演化九天清霄。九天真王就是玄黄神帝的另外一个称呼,或者说是他的化身。
“静则守一,动则存神。”轩辕逍遥默念口诀,脑中浑浑蒙蒙,忽然有一道灵光乍现,如同开辟天地的神辉般开拓眉心天庭。
神海天庭,这是神修的主修之地。
这一步就是各修行道路的分歧开始。神修锤炼精神力,铸就元神,中枢之地就是天庭。有道者也称此处为神庭、明堂。
灵修则称之为灵台,气修则称为紫府,土修界修称为泥丸宫,念修法修称为识海。
名称虽异,其实质一。都涉及精神修炼,微妙之处又不尽相同。
轩辕逍遥按照《九天玄黄生神玉章》中专门的修炼方法,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神庭。
“九天真王生始气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瀚流冥七千余劫,玄景始分,九气存焉,一气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
轩辕逍遥大脑放空,无思无想,无欲无念,念诵口诀曰:“时未有岁月,九气既存,一气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里,一里为一岁也。清气高澄,浊混下布。禀自然之胤,置于九天之号,生于九气之中,气结而成形焉。”
一道灵光朦朦胧胧,自化神人。
这尊神人便是九天真王法相,将眉心祖窍视作混沌玄黄,开天辟地之道。
出于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非形之所具,非数之所摄,故劫劫长存,后天不老。
神人在虚无中诞生,手持如意,背披霞光,脚踏云轮,口吐真言。
轰的一声,祖窍破开。如天地分,混沌破,原本被堵塞的祖窍引出玄黄之气,成就一方精神世界。
玄黄神人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
身孕天地,后化九天,再生万物。最后玄黄神人在九天之上演化出九重天庭,众神拱卫,玄黄主之。
一道玄黄神光从天庭中落下,下十二重楼,过五帝之府。
十二重楼者,人之咽喉也。五帝之府者,五脏之器也。
从上丹田神庭一路冲入下丹田企划,如同一条通天之路连接两地。
月露逸散的魂力和元气统统涌入下丹田气海中,形成屡屡神气。
神修主修上丹田神庭,但对于下丹田气海同样涉及。
轩辕逍遥这时候在脑海中观想一座门户,那门户混混沌沌,仿若最古朴的石头堆砌,一种万道源头的道韵缭绕。
玄牝之门!
轩辕逍遥突发奇想,运转《混沌玄牝经》,观想出一座玄牝之门替代原本的筑基天门。
神庭之中的神魂合身径自撞向这座玄牝之门,势如破竹般打开门户。
天门境第一重天,筑基天门,成!
筑基天门打开,天地陡然换了颜色。轩辕逍遥感觉自身和天地虚空建立了联系,源源不断的生机元气涌入神海天庭中。
轩辕逍遥睁开眼,指尖一缕奇妙的力量凝聚出。
这是精神力!
精神力,这是神修的专属力量,亦是神力的简化版本。
随着神修入门,他终于成为一名修士,迈出了修道第一步。之前智慧入道并没有力量,只是道行。
他的肉身传来微微发热的感觉,周身的血脉仿佛在沸腾,欢呼,贪婪地吮吸着新生的玄黄之力。
“血脉异动?”轩辕逍遥想起书老曾经说过,自己的身体具备玄黄神帝的血脉,难道是受到修炼《九天玄黄生神玉章》的影响,要血脉觉醒了?
不过他这种血脉的觉醒是一个漫长且缓慢的过程。不论如何,这对于自己都是好事。
心中高兴,轩辕逍遥很想找人诉说,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
书老的声音这时候在脑海中响起:“你可感受到冥冥之中的一种呼唤和加持?”
轩辕逍遥愣了一下,默默感应周身。这一感应,果然发现了异常。
“有,而且有两股加持,一远一近。”轩辕逍遥回道。
这次轮到书老惊诧了:“具体是什么来历?”
“其中一股加持来自神霄古国的七天建筑大阵。”神庭修炼体系入门,那笼罩神霄古国的国运大阵默默加持与他,让他的修为在缓缓提升。甚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