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既可以修炼智慧之道,还能收集念力,真是一举两得。
不过,书楼虽然出版小说,但并没有盈利多少。说到底,小说只是在凡人中流通,很少有修行者看这种杂书。
更重要的是,天元大陆上没有版权之说,每当一本小说大火热卖时,其他书店也争相效仿,刻板印刷,导致还珠书楼的销售量大减。
至于版权什么的,没有几家书店会在乎。
因此,想要在天元大陆上靠写小说或写书生活,是很难做到的。一本新书只有在开始发行的最初时间里才能保持高盈利,然后由于其他书店的跟进,导致书籍贬值,不得不降价。如此一来,作者的收入自然大受影响。
这种情况下,写书的人都是把书交给某个书店刊印,由书店一次性付清书款。以后无论书是赚是赔,都与作者无关。
这还指的是那些有价值受欢迎的书。否则,作者就要给书店倒贴钱了。
天元大陆上不存在靠写书生存的人,大多数写书只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问理念,扩大自己的名声。
进入书楼,里面有一些人正在翻阅书籍,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一楼放的都是凡俗书籍,农桑、医药、卜筮、史书、风水、丧葬……各种书籍都应有尽有。小说只是其中不起眼的异类,而且是与志怪杂记放在一起,只是针对很小的一部分特定人群,受众极小。
一排排古色古香的书架摆放整齐,书架上陈列着无数书籍,间或有一两个人站在书架面前津津有味地看着。
如果对手中的书感兴趣,可以把书拿到阅览区,那里环境优雅,服务周到,而且提供茶水点心,有时还有艺人弹琴奏乐。听着幽静的乐声,一边阅读手中的书籍,偶尔品一口香茗,吃一口糕点,这种舒服歉意的环境,给人带来极大的享受。
在一楼柜台后,轩辕逍遥见到了伊岐。伊岐自从被传授丹修圣典后,在医药炼丹之上的造诣突飞猛进。如今经常给城南的贫民免费看病。
轩辕逍遥关切道:“伊岐,你如今的丹道水平达到什么水准了?可以炼几品的丹药了?有空我们可以探讨下丹道。”
“公子,我学的是医药之术,虽然炼丹也会一些,但主要还是炼制药丸药剂药散。”伊犁沉默一会,低声回答道。
轩辕逍遥哑然,随即拍头笑道:“我倒是忘了,医药术和炼丹术并不相同。”旁边的吉祥一脸不解,在她看来医术和炼丹制药是相同的。
但在轩辕逍遥和伊犁看来,两者差别很大。在神明百技中,医药术和炼丹术是两种不同的技艺。在文明进程中,医术药道出现在文明早期,并伴随着文明的发展。
至于炼丹术则是在药道上发展起来的,以诸多药材成丹,虽然材料是药材,但所成的丹已经脱离了原本药材的局限。这个宇宙的炼丹术的起源与元丹道祖有关,在他的影响下,丹道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手段,更是一种修行道路。
“不过,你真的想学医制药,而不是炼丹吗?”轩辕逍遥又问了一遍。伊岐得授丹修圣典,在丹药上又很有天赋,不当炼丹师可惜了。
“丹道是修行之道,但与百姓无多大益处。而医药之术,普通人都可以学可以用,能治愈他们的病痛,挽救他们的生命。”伊岐坚定道。
轩辕逍遥沉默了,他大概能明白。伊岐由于幼年贫弱多病,对于出身贫苦的百姓感同身受,更愿意学医术炼药,再教授普通人,去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丹修之道,有天赋的百中无一,学到了之后更是少有回去救治普通凡人的。故而他不取丹修之道。
轩辕逍遥能容忍吉祥明明是厄难灵体却去修吉气祥瑞之道,自然能容忍伊岐放弃堂皇丹修大道,修炼医药小术。路是自己选的,只要无悔就好。
轩辕逍遥说了一会话,就登上二楼。二楼卖的是修行典籍。一个个柜台中布下层层禁制,里面放置着各种玉简。相对于售卖凡人书籍,贩卖修行典籍才是真正盈利的买卖。
轩辕逍遥也从智慧圣殿中拿出一些功法,放在书楼售卖。
虽然轩辕逍遥拿出来的都是低境界功法,最多只能修行到第五境,但都是精深高妙的功法,适合各种不同需求的修士。而且轩辕逍遥都功法秘籍并不看重,功法玉简的价格普遍比其他商铺低三成以上,引得众多散修光顾,在修士圈子中已经有些名声了。
事实上,轩辕逍遥能拿出这么多种类繁多的功法秘籍,已经引起一些修士的注意。要不是神霄皇室背书,早就引来祸端了。
看了一眼二楼的情况,轩辕逍遥直接进入三楼。三楼并不对外开放,是独属于书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