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逍遥想到了炼虚合道的境界。
一方水土,一种文化,一种人心,这同样是一种道,人道。合道,不一定是合天道,人道是否也可以?
心念与大道的结合,起于人,立于天,本质上何其相似。
“我相,人相,众生相!”轩辕熊阿姨咀嚼着这几个词语,心中若有所思。
这一刻,轩辕逍遥竟然隐约把握到了合道境的些许奥妙,让轩辕逍遥对于合道有了些许认识。
不过轩辕逍遥依旧是第一境聚元境界,并未勘破生死的元神境界都未成就。但他一路的收获却是都化作了沉淀,让轩辕逍遥的思维越发活跃,但心灵却越发平和。
识海中的智慧珠又增长了几颗,慧光更加璀璨夺目。
每日只是练功悟道,遇上城镇便进去体察风水人情,体会天人变化。轩辕逍遥心无旁骛,丝毫不为外界影响。
待到离开玉京城一个月后,轩辕逍遥整个人都削瘦了一圈,身上原本因为出身而带的骄矜贵气,被打磨了个干净。
原本的他,若是闭目内观,他每一寸血肉都在绽放神辉,光彩无限,恍若神体圣体,无比非凡。
但那未必是好事,光彩无限,不过是玄黄神血生机旺盛,起伏不定之后,给予心灵的错觉。
而现在,行路上万里,查究天人,以文明气息洗礼自身,却是彻底磨去了轩辕逍遥身上浮华。闭目内视,光华仍在,但却不再是曾经刺目璀璨的光,转而温润晶莹,这是生机沉凝之后的光彩。
最大的变化还是轩辕逍遥的心灵,同样是天元世界聚元境,但与先前去完全是两种心境。原本轩辕逍遥心中的意气风发,无比张扬,精神若大日,普照四方。这是年轻人固有的特点,因此他才会在城南区推行建设改革。
但现在,轩辕逍遥心中的意念却是全部深藏,不显于外,外在给人的反而是一种道法自然,上善若水任方圆的味道。
这种变化,就像是一个原本狠厉张扬,好勇斗狠的小混混,一路成长为了温文尔雅,不再喜形于色的黑道教父。
两者孰高孰低,一眼可见!
直到此刻,轩辕逍遥才算是真正进入了道境,境界再不会退转。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轩辕逍遥和云濛登上了一艘楼船。这搜楼船高有六层楼阁,长一百长,常年往来于天津河上。凭栏愿望,见滚滚江水东流到海不复回,千万年如一日。
栏杆群峦叠嶂,遮云蔽日,常有野猿长啸。裸露的山岩上,满是岁月的沧桑。
千万年岁月中,天津河仍在。昔日的神灵圣者,却是再无踪影,岁月之下,纵使日月亦有寂灭之日,又有何物能够永恒长存?!
想到此处,轩辕逍遥亦不禁思绪飘飞!
“光阴如水,逝者如斯,故以才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景!”在他身边,云濛淡淡道。
轩辕逍遥侧目,惊为天人。这才发现,这一路走来,云濛也已经蜕变,一身气息如云梦缥缈,所得恐怕不比他小。
“两位道友之言发人深省!”就在他们俩感慨时,一阵沧桑的声音响起。
轩辕逍遥回首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麻衣道袍,目光深邃的老道,身边带着一位十四五岁的道童。
轩辕逍遥疑惑,看向男子的目光带着审视:“你是?”
老道打了一个道揖,笑道:“两位道友万福!我叫张一山,这是我徒弟蓝三郎。恰巧路过这里,听到两位道友的感慨,让我不由出言赞叹。要是年轻时我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了。是我唐突了。”
轩辕逍遥摆手,道:“无妨!在下公孙轩辕,这是我姐姐,云濛。”
几人在甲板上随意地攀谈着,虽然说的都是些天南地北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短短几句话的功夫,轩辕逍遥就判断出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不过这个年纪,这个修为,谁还没点故事呢!
通过交谈,轩辕逍遥知道张一山是一位灵根师。
“我此去东海,打算猎杀一些海兽,作为移植灵根的材料。”
灵根师是天元大世界独有的职业。在天元大世界,有灵根才能炼气修行,否则就只能走武道体修之路。但法师炼气士总比武夫蛮子高贵,因此就有许多修行前辈研究人造灵根之法,这才有了灵根师。
与炼丹师,画符师这般感悟大道,以外道通大道的法门不同。此法不为求道,只为赚取灵石、灵丹等修行之资而用。
拥有灵根是炼气修法的门槛。许多修行前辈发现,不仅是人族之中有灵根,一些妖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