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乐兮!
当人生门,仙道贵生,鬼道贵终;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
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
唯愿仙道成,不欲人道穷。
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
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
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束诵妖魔精,斩馘六鬼锋。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轩辕逍遥的耳边似乎响起了一阵缥缈的仙音,朗朗的歌谣在识海虚空回荡。
《仙道经》讲述了一种新的修行之道。
仙道!修真!
这部道经没有记载详细的仙道修真法诀,而是一部总纲,讲述如何炼假成真,去伪存真,求得真我,超脱天地。
轩辕逍遥受前世影响,一直想要在此界创立仙道。但他竟然从这神秘仙光中得到了一篇关于仙道关于修真的道经。
“难道此方宇宙早就有了仙道存在?”
“不过我为何没有听过仙道的只言片语消息?”
“为什么这缕仙光会出现在玄黄神庭?”越来越多的疑问在心中冒出,但他知道自己实力太低,还无法知道真相。那缕神秘仙光的主人能在太古时代轻易杀死天地双龙,绝不是现在他能窥探的。
轩辕逍遥摒去杂念,心神沉浸在《仙道经》的经文中,体悟仙道修真的奥妙。
经过虚无之劫后,他的心灵更加通透,那心中的智慧之光,亦是越发的澎湃纯粹。参悟《仙道经》时,让他心中时时刻刻都有灵感滋生,有仙道之意闪烁。
他的身上渐渐涌出一股奇特的气机,真实和虚幻交织,原本彼此对立的力量完美地和谐统一在一起,化为一股原始苍茫之意。
一元道,真幻两界!
这是他结合《仙道经》和《虚无缥缈幻世录》,参悟出的真幻虚实之道。能够统合这两种力量,还得多亏了《元始道魔弥罗天经》。
元始之力是万法之源,大道之源。元始天尊认为宇宙运行分为道、魔两部分。推动宇宙进步的正面力量是道,阻碍宇宙发展的负面力量则是魔。天地宇宙就是在道、魔两股力量下运转的,衍生弥罗万象。天地之间莫不是如此。只是有些天地道消魔长,有些世界魔亡道尊。
但无论道还是魔,都是在元始之下,包含在元始之中。元始开天辟地,才有宇宙的道、魔之别,演化森罗万象。
轩辕逍遥就是用元始之力统合了真实、虚幻两种对立的力量,修成了真幻两界的神通雏形。
“呼!”隐雾岛上,玄元道人长出口气。
“若世界为虚幻,身为幻,魂为幻,神为幻,灵为幻,唯有一颗心是真的。只要我相信自己是真的,这一切就是真的。真我无敌,舍心之外,皆为虚幻。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不懂!”雾童没有看出刚刚发生之事的凶险,头摇得像拨浪鼓般。
“我目前也只是刚开始接触仙道修真之道,目前只想出了头绪。”玄元道人失笑道。
“修真?”
“嗯。修真者,借假修真也。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玄元道人道。
“我隐雾岛一脉的道法以云雾幻术为主,似乎与你所说的修真之道相悖。”雾童有些气闷道。
“非也。你隐雾岛的道法修的是幻,但虚幻的极致中会孕育真实。”玄元道人嘴角勾起一道笑容,道。
雾童绞尽脑汁想了一会,还是没有头绪,最终放弃道小女孩站起身来,笑道,““不说这个了,我带你去领略一番湖中的景色。”
大湖远比看上去辽阔,湖中点缀的诸多沙洲岛礁,布列阵势,倒转虚空,扭曲光影,迷雾笼罩,掩映起一片高阁轩栏。
遥遥看见一片楼宇,远远看去雾气昭昭,缥缈如天宫。走近看时,又见雕梁画栋,玉栏朱楼,金碧辉煌,兼有灵芝宝药,灵鹤白鹿点缀其间。果真是难得的胜景。
玄元道人神色坦荡,和雾童在湖中游荡,并不进入岛上殿宇。
大半夜过去,玄元道人向雾童告别。小女孩挥舞着小手送别,脸上依依不舍。
雾童送别玄元道人,蹦蹦跳跳地回去自己的院落。路上,隐雾岛主突然出现,将她吓了一跳。
“爹!”雾童甜甜叫了一句,拖着隐雾岛主的手臂撒娇。
隐雾岛主老来得女,对于这个女儿宝贝得不得了。他们隐雾岛一脉血脉特殊,可以大幅延长寿元,但生育困难,人丁稀少。
“你昨晚是不是和玄元道长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