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426章 语言能力

第426章 语言能力

第426章 语言能力

沈应经虽然心里不认可陈凡的教学方法,但他毕竟只是旁听的客人,肯定是不能当着学童的面质疑人家夫子的。~5¨2,s′h?u.c*h,e^n¨g`.+c`o′m¨

很快,学童们便循着黑板上的题目开始思考了起来。

《天下有道 四节》这个题目出自《孟子·离娄》,全题目是“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天下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时代,这时道德水平决定地位高低;天下无道指乱世,纯粹以暴力强弱定尊卑。

孟子认为这两种状态都是【天】的体现——这里“天”不是宗教概念,而是指客观历史规律。

最后结论强调顺应规律才能生存。

在学童们思考的时候,沈应经也在搜寻《四书集注》中对这四节经文的注释:

有道之世,人皆修德,而位必称其德之大小。

天下无道,人不修德,则但以力相役而已。

天者,理势之当然也。

这时,一旁的俞敬摇了摇头道:“《孟子》虽然大多数读书人接触的都很早,但《离娄》这段话却不是这个年纪的孩童能够深刻理解的。”

沈应经听到俞敬这话,心中暗自点头:“稚子心性未定,骤闻天理势变之说,犹植幼苗于疾风,非但不能固本,反有摧折之虞。”

“此章熔义理、势道于一炉,即如朱子《集注》‘理势当然’四字,非二十年功夫不能参透其中机锋。e萝=:?拉*{小<±说?2 ?3更=新|最?÷÷快1/°”

“师者当如医家辨证施治,今以虎狼药投之总角童子,虽出于望生成才之心,其如揠苗助长何?”

在沈应经看来,眼前这群孩童,最大者不过十二三岁,他们的人生阅历根本难以支撑起“道德理想和暴力现实”理解。

陈凡这阶段应该循序渐进,解释经义中的含义,再辅以历史上的典故加深学童们的理解,而不是直接让学童们依靠自己的小脑瓜子写出八股文章来。

这一切对于这个年纪的学童还是太早了。

“县试就算能过,但还需时间打磨几年,或许十七八时再参加府试,方才能成。”

就在他看着黑板上的题目,心中暗自思存之时,刚刚被点名的薛甲秀已经举起手来:“报告,夫子,我已经有了破题。”

沈应经闻言惊讶地看着薛甲秀:“这么快?这题就算是给安定书院破岩斋的那帮秀才,也断然不可能破题如此之快。”

随即他摇了摇头:“必然是瞎破一气!”

“夫子,我的破题是:欲王者致其德,而天可得而用矣!”

薛甲秀的话音刚落,沈应经、俞敬、包括刚来不久的陈轩全都长大了嘴巴,惊讶地盯着薛甲秀的背影。

“不是,这孩童不是说他破题不行吗?”

“这就是你说的不行?”

这个破题不仅高度浓缩了《孟子》这段话的主旨,能把复杂的政治哲学凝练成一句话。&E3¤Z???小/·]说*网¥: ???免^o2费2\阅?$读?#!

但更厉害的是,这个破题将“致德”与“用天”建立了因果关系。

什么意思?

在这个功利的世界,只有以小役大,以弱役强,信那有道之天不过。

但在薛甲秀的眼中,天岂肯去做无道者?

明明是人无道。

人若有道,则天自然转无道为有道了。

为什么沈应经、俞敬、陈轩三人惊讶?

因为薛甲秀这个破题,可以让那些功利者、腐儒们胸胆、眼孔为之一开。

陈轩感叹道:“文章到理透时,真能推排豪杰,展拓万古。实在没想到文瑞教的学生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境界了嘛?”

再想想自己在安定书院蹉跎的这两年,破岩斋的情况每况愈下,估计破岩斋的学生们拉过来跟弘毅塾这几人相比,在某些方面也要相形见绌了。

沈应经听到陈轩的话,心中大赞,可以说,这陈文蔽的话扎扎实实说到了他的心里。

也就在这时,他对接下来负责“承题”之人的应对更加好奇了。

难道是这县试案首太过优秀?

将破题破得如此别处生面,下面承题之人可就难了。

又等待片刻,刚刚那个王瑛举手道:“夫子,承题起讲有了。”

陈凡用鼓励的目光看向他:“好!今天这速度快了很多,念来听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