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司其职。
另外摄影、美术、服化道等部门也进一步完善了。
怎奈缺少人才,构想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想要实施太困难了。”
陈贝贝接上一句:“那就招人呗,我也正想跟你说这个事儿呢,我们杂志社也缺人啊,现在能用的人手只有一个肖卫红。
卫红身兼摄像师、编辑、文员和打杂的众多职能,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长此以往,耽误工作进度不说,身子累垮了可就是我们的罪过了。”
她这话说到高远心缝儿里去了。
“我也想招人,但是人才难觅啊。”高远无奈道。
陈贝贝干脆且直接,她嘿嘿笑道:“那就去挖,我也利用利用老关系,跟中青报的老同事们打声招呼,让他们在报纸上给咱们刊登条招聘启事,我就不信双管齐下招不到人。”
梁晓声想起一事儿来,他说道:“不说提醒我险些忘了,高老师,前阵子《故事会》的顾小白过来找你了,说是约稿。听说咱们自个儿弄了本杂志后挺感兴趣的。
你看,要不要把他挖过来啊?”
高远一乐,道:“可以啊,顾小白是个熟练手了,来了后就能当牛做马。这样吧,我看也别慎着了,梁哥你亲自跑一趟明珠,跟他聊聊,只要他流露出愿意上山共举大旗的意愿,立马给他办调动手续。”
梁晓声笑着说好。
高远又道:“陈老师,刊登招聘启事这事儿就辛苦你了。对外招聘一事你也抓一抓,我这边空缺的岗位太多了,只要是有过影视拍摄、制作相关经验的,你负责面试。
那个,黎黎老师和二子哥配合一下。”
姜黎黎和陈佩斯点头说好。
说到这里,高远又想起一个人来。
京台有个叫鲁晓威的,高远卖片子时跟他有过接触。
那是个大才,管理能力出众,也是个特别出色的编剧和导演。
《渴望》《幻影》《飞刀问情》皆出自他手。
他将在82年参与创办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如果能把他挖过来担任电视剧部门的负责人,高远就会省心很多了。
在高远的计划中,电视剧制作始终是很重要的一环。
想到鲁晓威,自然又联想到另一位牛人郑晓龙。
高远乐了,想要挖角那个货,得请晓萍出马啊。
他有些迫不及待,又简单跟几位聊了聊,打发他们各自去忙后,高远找出个小本本,查了查王晓萍家胡同的公用电话号码打了过去。
很快接通了,一个小老太太的声音从听筒中传过来:“喂,找谁?”
“大妈您好,我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我姓高,麻烦您帮忙喊一声12号院的王晓萍接下电话可以吧?”
高远说道。
紫禁城影业毕竟不如北影厂这个老牌子的国企名声响亮,他一上来就亮牌子。
那边的大妈一听高远自报家门说是北影厂的,立马笑着说:“哟,拍电影的啊,这可新鲜,我还是头一回接到制片厂的人打来的电话呢。
你找晓萍是吧?
先把电话挂了吧,大妈帮你喊她去,等会儿让她给你打过去。
对了,她知道你的号码吗?”
高远说道:“她知道的,您就跟她说高远找她就成。”
“好。”大妈把电话挂断了。
五分钟左右,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高远磕磕烟灰,将话柄提起来,放在耳边问道:“晓萍吗?”
“高老师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您老人家最近风光无限呐,还能记得住老同学?”王晓萍开口就调侃他。
“实话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个事儿需要老同学帮忙。”
“直说!”
“那个啥,我想跟你们家郑同学见个面,麻烦你帮忙引荐一下。”
“呀!这事儿你听谁说的?”
嘁!
你俩大二就偷偷好上了,我肯定不能跟你说是小查透露给我的啊。
“咳咳,不是小查。”高远低声说道。
“等开学的,看老娘不撕了她那张臭嘴的!”王晓萍咬牙切齿,接着姑娘又笑了,道:“高老师找我家老郑有啥事儿啊?你要是不说,这忙我可帮不上你。”
郑晓龙现如今在北大分校中文系学习,但入学前已经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了,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
高远直说道:“我想邀请他来紫禁城影业工作。”
王晓萍一惊一乍道:“真的假的?高老师你可别骗我啊,老郑的人事关系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