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内娱卷王,但卷的是国家GDP > 第39章 产量翻倍!载入史册的时刻!

第39章 产量翻倍!载入史册的时刻!

庞院长一边给路向南和江宁俩人递过去两个草帽,一边回应道:“哪有那么容易就上《每日新闻》呀?人家每天播报的都是真正的硬货。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qdhbs.com 免费阅读”

路向南听完后深呼一口气。

还好还好,如果真的要她现在就上《每日新闻》,她估计连自己手该放哪里都不知道。

倒是江宁听出来庞院长的话外之音,问道:“庞院长的意思是,如果做出成果,就能上《每日新闻》吗?”

路向南刚呼出去的一口气猛然就吸回来半口。

庞院长点了点头,乐呵呵道:“那当然啦!如果真的有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喜讯,肯定是会上的!”

看着庞院长眉飞色舞的模样,路向南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大字——

完了。

*

换上工作服,戴好草帽,撸起袖子,路向南便跟其他工作人员准备一起干活儿。

趁着西下无人的时候,江宁悄然走到她身边,问道:“就这么害怕上《每日新闻》吗?”

一听到这西个字,路向南慌得差点打了一个冷颤,欲哭无泪道:“江部长,也不是害怕,就是没做好心理准备。毕竟,这可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新闻节目,是全国人民关注时事最真实、最高效、最权威的平台。”

江宁理解地点了点头。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会紧张胆怯。

别看庞院长现在干劲十足的,要是现在你告诉他,他马上要接受《每日新闻》的独家采访,他估计也得慌得找不到北。

更何况,路向南才刚满18岁。

在几个月没有获得系统前,她也像其他的女大学生一样,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况且,路向南的紧张和胆怯也恰恰说明了她浓浓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思索间,江宁拍了拍路向南的肩膀,轻声道:“别想那么多,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说得也是。

路向南点了点头,看着眼前的农田。

说实话,她也很期待系统提供的化肥到底能提高多少的产量。

说起来,华国早就研发出专门收割红薯的机器。

但由于试验田的面积不大,也用不上那个大家伙。

所以,他们都是用农科院研发的简易采割器来挖红薯。

路向南把农具往地下一按,再一抬上来,下面的篮筐里就己经能看到有不少红薯。

她拿起安装在篮筐旁边的闸刀“咔嚓”一下,去掉藤蔓后,将一筐的红薯搬到指定的地方。

这个过程说起来也挺枯燥的,但路向南的嘴角始终上扬,压都压不下来。

因为,她觉得自己去动手收获的感觉太开心了!

虽然看着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红薯,但她就是有种内心被填满了似的满足感。

暖阳之下,绿意盎然的田野间,脚下的泥土带着独特的气息,微风拂过,吹起少女的长发。

就在此时,旁边的《每日新闻》的摄像师对准了路向南。

没办法,刚才那一幕美得像一幅画卷般。

他根本控制不住他自己呀!

说起来,摄像师真的觉得拍路向南真的跟拍别人有完全不一样的质感。

其他人或多或少有对于镜头的畏惧感或者在意感。

但路向南并没有。

所以,摄影师越拍越惊喜,越拍越喜欢。

这不,这收割后的结果还没出,好几位摄像师就保留了不少影像片段。

*

试验田只有三亩地,他们人多,简易机器用着也方便,一堆人三下五除二就收割完了所有红薯。

路向南擦了擦额间的汗水,看着自己眼前满满当当的红薯筐,成就感油然而生。

只是,她没有种过地,不知道到底红薯真正的产量是多少,只能通过听别人的谈话知道一点细节。

“我的天,这么多红薯?全是咱们这亩地出来的?”

“是吧?咱们又不是没在这个时节种过这种品种的红薯,这产量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哇,看来,这回咱出的化肥是真的有点牛逼,那成本是不是有点高?”

“绝对不高,我同学就是做研发的,说成本跟市面上的化肥差不多,甚至比有一些的还要低一些!”

“我的天呐,那如果再试验一段时间,没问题的话,可能真的能全面投入推广了。”

“是呀,如果真的能大面积推广,我们国家又能少花一笔农产品进口的钱了。咱们毕竟是人口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