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小朝会,林如海出列,据北静王的折子,列数宗罪,分别弹劾二皇子妃之父、江夏巡抚赵大人,淮安州知州、静安郡主驸马谢大人,陕甘总督杨大人及杨大人之子、上一科的榜眼、如今的金陵同知杨经纬,扬州盐政兼金陵织造司甄应嘉大人。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当然,林如海弹劾的可远不只是这么几个人,只不过这几人的官司最大,又最显眼,今日出席小朝会的,都是西品以上官员,加起来人数也好几十人,待林如海陈述完毕,太子一问:“诸位大人,如何看此事?”
本来安静得连呼吸都可闻的殿里,一时便嘈杂起来,虽然不至于大声喧哗,可到底多少官员都忍不住与身旁同僚低声交谈。
此时,尚无人知道,大理寺衙门前,一位妇人,击响了闻冤鼓。
此妇人正是杨姐。
有静安郡主府上的长史陪同,大理寺衙门前的差役们倒是很给面子,只让杨姐登了荆棘云梯,并未多加为难,杨姐忍着无数荆棘刺扎进脚里的疼痛,一举敲响了闻冤鼓。
这一面大鼓一响,不说京城西面八方都能听到,但方圆几里,却是清晰可闻。
住在大理寺衙门附近的人家,若非权贵,也是富人,真正的平头百姓,则在几条街之外。
一时之间,听见这鼓声的人家,都忙忙差家里管事出去打听。
巧的很,大理寺卿郑大人的母亲今日六十大寿,这个时候,大理寺卿夫人正带着儿媳在垂花门前迎接客人,突然听见几声鼓响,不仅她愣住了,就是来贺寿的客人们,也都满脸惊讶。
郑家与大理寺衙门可不就是一条街相隔,真正的好地段,这时候可不就将鼓声听得一清二楚。郑夫人倒底是当家主母多年,很快便掩下惊讶,招呼客人们入内,安顿好客人,转头便打发大丫头:“立刻去跟大管事说,让他赶紧往大理寺衙门跑一趟,打听打听,究竟出了什么事。”
她心里觉得不安,这鼓声,只怕当真是闻冤鼓。
不想才打发了丫头去传话,外头就通传:“静安郡主到!”
郑夫人皱眉,要知道,他们郑家,可与静安郡主府上,素无往来的,有往来的,只是南安王府,但也只是走礼,并不登门。这位郡主今日突然登门,只怕有什么缘故。
即便如此,郑夫人也只得掩下心思,面上端出三分笑来,赶到二门上来迎接:“今儿什么风,把郡主您给吹来了。”
甭管郑夫人年纪比南安王妃年轻不了几岁,可静安郡主的身份品级在那里,郑夫人还得客客气气。
静安郡主脸上的笑容是真心的高兴:“郑夫人你客气了,昨儿我回了一趟娘家,听说老夫人今日六十大寿宴客,这不,我就不请自来,向老夫人道声喜,不知道郑夫人欢不欢迎?”
郑夫人忙说:“当然欢迎。郡主来贺喜我们老太太,这是我们的荣幸。”一边请郡主进门,并亲自领着静安郡主去拜见她婆婆。
郑老太太也是满腹疑虑,不过她老人家更沉得住气,笑着接受了静安郡主的贺喜,招呼郡主坐,还闲话问起:“我们这等人家,平素也没有资格拜见老太妃,不知老太妃身体可好啊?”
静安郡主笑道:“好着呢。祖母本是好客之人,只是如今年岁大了,才不爱外头走动。过两天我回娘家,必定向老太太转达您的问候。”
陪在厅堂里的夫人们也个个都是精明圆滑之人,纷纷就着这话题,说话捧场。
静安郡主陪着说了一会儿话,郑老太太说:“郡主只怕同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呆着,也无趣的很,我家的花园虽小,倒也有个小小的菊园,不如让我家的大孙女儿,陪郡主在花园里逛逛?”
静安郡主当即答应:“正好,那我就失礼了。”
当真便在郑家姑娘的陪同下,出去逛花园了。
只是郑老太太这会客厅里的诸位夫人们,心里如钻了一只蚂蚁,爬来爬去,着实扰得人心里不安,她们好奇,都猜郡主登门,必有所图,可到底谁也不敢去问。
郑老太太又何尝不是,不过她既是主人家,还得打起精神来,招呼客人,等新的客人陆续来拜寿,都过了几轮,郑太太的大丫头才来悄悄向郑老太太汇报了管家打听到的事。
郑老太太一听,居然是静安郡主府上的长史陪着一个民妇去敲的闻冤鼓,十分震惊,不过她很快就平静下来,看来今天静安郡主来的目的倒也简单,这是明着给他们郑家一个暗示呢,表明那告状的妇人,背后是郡主。
郑老太太的心反而定下来,之后便若无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