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脸上挂不住,这时张婉便出来打圆场:“好了,你们姐妹几年不见,一见面就开玩笑,老太太还在荣庆堂里等着见外孙女呢。+白¢马`书_院· ?追-最*新^章·节¨”
贾敏回来,并未带一双儿女,倒不是不愿意,属实是儿子在读书,她不乐意耽误儿子的学业。女儿则前两天就去了宫里。
如今她的女儿,可是二皇子家长乐郡主的伴读。
想到这,贾敏又得意起来。
一行人进了荣庆堂,跟贾母请安。
荣庆堂内,贾母高坐上首,满面笑容。她当然不是真的欢喜贾妍这个庶女回来,不过,对于贾妍识趣送的礼,倒是颇为满意。
眼光落在黛玉身上,招手:"这就是玉儿吧?快来我瞧瞧!从出生到现在,我这个外祖母,还是头一回见。"
黛玉也不认生,并不要人抱,自己走到贾母跟前,笑着向贾母行礼请安。
贾母勉强夸了几句,让候在一旁的元春迎春和宝玉、贾琮来见弟弟妹妹。
元春年纪大,更是亲自牵了黛玉的手,领着几个弟弟妹妹去旁边玩。
让大家坐着说话,又问张婉:“可请了东府?”
张婉笑着说:“老太太放心,自然是早就请了的。+如\文`网? ,更?新+最-全`”
贾母问贾妍:“三姑爷在扬州巡盐,差事辛苦,身体可还好?”
贾妍点头:“挺好的。我这次回来,他还特意同我说,请我代他向老太太问安呢。”
贾母又问起林昭,听闻是跟一个请来的举人夫子读书,便叹惜一声:“早知如此,当初我便劝你将昭哥儿留下。你西妹妹家的姑娘,进宫给长乐郡主当伴读。之前皇子皇孙们选伴读,昭哥儿若在京里,必定能有这份体面。”
贾妍面上笑着说:“可惜啊。兴许昭儿与此无缘呢。我们倒也不强求。”心里则不以为意,给皇子皇孙当伴读,并非什么好差事。当然,这是一条捷径,可她与林如海都没有走捷径的打算。不然,早先太子便递过话来。
这种事情,她自然不会宣扬。
贾敏则不同,立刻说:“缘份这东西,原是微妙的很。我家的漪姐儿,原也没打算进宫当伴读的。可二皇子妃开了口,我也不好拒绝。”
贾妍看她这装模作样的架式,十分想笑,到底忍住了。
贾敏却当贾妍失意,越发得意起来。之后便没少讲女儿当伴读,在宫里如何又如何。
贾妍心道: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女,贾母是个爱富贵与显摆的,贾敏这是一脉相承呀。′e/z-l^o·o_k\b,o\o/k/.¨c!o`m′
好在她并不好这种面子,全当耳边风,听个笑话罢了。
午膳过后,贾母兴致颇高,便命人摆上牌桌,笑道:"今日难得人齐,咱们抹两圈牌,热闹热闹。"说着,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先点了贾妍的名。
贾妍正抱着黛玉,闻言温婉一笑,道:"老太太疼我,原不该推辞的,只是玉儿年纪小,离不得人,待会儿闹觉,怕扰了您的兴致。二嫂,不如今儿你帮我一回,赢了钱是你的,输了全算我的,如何?"
自打因贾珠的亲事,王夫人与贾敏闹翻了,如今乐得捧着贾妍,她本在一旁喝茶,听了这话,便笑着起身:"三妹妹既开了口,我自然是愿意的。只是老太太别嫌我打牌慢才好。"
贾敏轻篾地看了王夫人一眼,她对王夫人此举可谓是十分看不上,抬着贾妍来打自己的脸,这算什么,笑道:“二嫂打牌慢,打快点不就成了。我坐你下家,若是你出牌慢,我便替大家催催你。”
贾母也不勉强,点头应了,又点了东府的崔氏,西人凑成一桌,丫鬟们忙端上茶果点心,牌局便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贾妍抱着黛玉,张婉牵了林明,向贾母告退,带着两个孩子去了荣禧堂。
到了荣禧堂,黛玉己经睡熟了,倒是林明,不肯去睡,硬生生撑着,听母亲与大舅母说了一会儿话,头便不停地点,像小鸡啄米。
这时贾妍再让他去歇午觉,几乎是头沾上引枕,便在美人榻上睡着了。
贾妍对两个丫头使眼色,令她们照看好,这才轻手轻脚地退出来。
张婉笑着说:“既然玉儿和明哥儿都睡熟了,三妹妹,你难得回来,我们便去老太太那边牌局看个热闹,省得落人话柄,你说呢?"
贾妍点头,二人便一同往贾母处来。
二人刚进屋,贾母正笑着推牌:"这一局我可算赢了!"
王夫人笑着说:“明哥儿和玉儿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