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么好混的,夫子管得严,祖父贾敬更是每三日便要抽问功课,如此一来,他虽个小滑头,却也被训得服服贴贴的,不敢生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生来衔玉”,自然就没有贾母的格外宠爱。上头又有贾珠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兄长,总之,贾政对于小儿子宝玉的要求,处处比照着长子贾珠来,打小就管得严,王夫人虽疼小儿子,可也盼着宝玉能像长子贾珠那样出息,到时方好压过长房一头去。
何况,眼下,宝玉也不是王夫人最疼的,去年春天,李纨生下二房的嫡长孙,取名为兰,贾珠点了外放,李纨自然是不愿留在府里的,便跟了去。只是贾兰,却留在府里,养在王夫人膝下。
王夫人眼下最疼的,便是贾兰这个孙子,一岁抓周的时候,贾兰抓了笔和砚,可不就意味将来是个读书人,惹得王夫人越发喜欢。
或许没有长辈的溺爱,如今的宝玉,倒是个循规蹈矩、知书达理的好孩子,又因年纪与贾琮相仿,两兄弟打小一处读书,一起淘气,倒是十分合得来。家里头都盼着他们这对小兄弟,能像贾瑚与贾珠一样,到时再给府里添个一门双举人、双进士的美名。
黛玉大大方方地跟两位表兄行了礼,宝玉见到黛玉,并未有什么格外的热情,不过是多看了两眼。
林明上来跟两人说话,几个男孩子便往外间去了。
贾妍要回来,张婉早跟东府的妯娌李氏打了招呼,因此,午宴格外热闹。摆了几桌,都设在花厅里,男宾与女宾之间,只有屏风隔开来。
贾妍不动声色观察,沈家姑娘倒是落落大方,也不知是娘家教得好,还是张婉调教的好。
不过,沈家姑娘倒是十分幸运,如今亲嫂子与堂嫂都随各自的夫君去了任上,她在府里,跟着婆婆张婉,还能沾手管家的事不说,还不必被人拿出来比较。
吃了午饭后,贾母早早放了话:“妍丫头几年不在京里,今儿你们可不许同我抢,让她陪我好好说说话。你们打牌,都去荣禧堂、敷春堂,她陪我说话,三个丫头正好能领着玉儿在我屋里歇午觉。”
张婉给贾妍递了个眼色,笑着开口:“老太太既说了,我们也不是那没眼色的,等下抹牌,就去荣禧堂,我那东厢房,摆三桌也摆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