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人家那里参观学习,一般来说没有不让的,都是政府部门,人家来参观学习也是一种荣耀,就像是前一段时间定山县铁骑队成立,不都是来考察学习的,虽然招待费花的多一点,但名声却是传播出去了。¨我^得¨书_城· /更′歆_最\全?
但去人家那里参观学习,总得联系上人家吧,有私人关系了当然了,但是没有私人关系的话,就得直接联系了。
如果是专项考察,可以让对应的部门负责联系,如果是综合性的,可以由县委或政府直接联系。
如果怕对方不重视呢,也可以让上级跟他们进行联系。
不过跨省的话,上级部门也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最好还是得有私人关系。
不然话就是走马观花式地看一遍,起不到什么作用,象杨辰这种想要深度学习的,更是没点关系根本不可能。
杨辰本来打算去岭南的,有步海云在,去岭南学习肯定是没有问题,可是通过一了解发现,岭南的模式有点不太适合定山。
岭南那边出台的时候,最早是为了吸引外资落地,才成立的人民政府行政服务总汇,主要是为了便于外资项目的审批。/l!u~o-l¢a+x!s_..c¨o^m/
他们执行的是省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里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这一条明确提出,“加快用地审批速度。对企业用地申请,凡符合用地条件的,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用地审核;对使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的,要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用地审批,并及时办理土地登记,发放土地使用证。对全省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项目、重大外资项目等用地,要实行专人跟踪制度,加快办理速度。”
有政策依据,就不用担心政策互相冲突和部门打架,但昌州省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而且这些项目也不是外资项目,也不属于重大项目。
如果是单一重大项目,可以找领导要个批示,以批示来加快推进项目手续审批。
可这次全部是些小项目,就不能采用这种手段了。
相比较而言,上嘉省是从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着手,对流程和程序进行改进,用加强监督的方式减少了办事难和吃拿卡要的问题。
而且去上嘉省也方便,也就五六百公里,租辆车就能过去,也能够多带点人过去,如果去岭南,那就只能几个部门一把手过去,如果去上嘉的话,每个部门至少可以带一名业务骨干。~微,趣,晓′税~ _毋·错`内\容~
确定好了之后,杨辰让政研室开始查找以前的新闻和报道,以及内部的信息,看看有上嘉省有那个地方在这方面搞的不错,要学肯定是捡优秀的学,不然的话你学了人家百分之八十的本事,自己落实后只有百分之六十的成果,结果你学了个差劲的,只有六十分的水平,那岂不是事倍功半。
这个时候发改委突然提供了一个信息,说是上嘉省江泉市清河区在这方面搞的特别好,在系统内被表彰过,“六制”、“六公开”、“六管理”曾经被上嘉省当优秀上报过。
自从上次杨辰拿顾宏伟立威之后,发改委的工作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包括这次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发改委就派了好几个科长过来参与。
其它几项工作,有发改委份的,也至少都有副主任照头,比以前好很多。
所以,适当发发火还是有用的,不光蛮夷畏威不畏德,很多人也是。
只是对清河区这个名字,杨辰感觉有点熟悉,一翻以前的记录才发现,人家前一段时间恰好来参观学习过定山县铁骑队的建立。
杨辰把丁步铭叫了过来,果然,他跟对方负责这方面的分管副区长还保持着联系,人家走了以后,在电话里还请教过他好几次问题,杨辰就对他说道:“那你跟对方联系一下,就说由我带队,想去他们那学习行政服务中心的具体事宜,不要求接待规格多高,主要想保证学习效果。”
丁步铭一会就拿着电话回来了,一看神色就不太顺利,果然:“人家提拔走了,又回省警察厅了,说可以帮咱们联系,但不敢保证效果,最好还是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跟主要领导打个招呼。”
江泉市可是省会城市,还是妥妥的副省级城市,区委书记就是副厅级,如果再兼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就是正厅级,
这个打招呼的人可不好找,有跨省打招呼能力的人可不多,要不得是上面下来的,要不就是有过上嘉省任职经历的。
第二种类似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