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是最棒的插秧方法,特别是人少田多的时候,必须靠抛秧才能快点完成!”
“可为什么大伙儿还是老老实实插秧呢?因为这抛秧太不容易了。”
哗!
他随手把一颗秧苗抛向空中。
啪!
秧苗掉下来了,却没扎进泥里,而是倒在地上,趴在水面上。
“看到了吗?这样扔不对的话,秧苗就会倒着长,还得重新来过!”
老汉解释道,“可是秧苗那么脆弱,能经得起几次折腾?两三回不成,早就散架了。”
“所以,不是高手,根本不敢这么做!宁愿慢慢一颗颗插,也不愿意冒这个险。”
“但要是学会抛秧,那就厉害啦!每年农忙时,十里八乡找得到几个抛秧的好手?那可是抢手货,自家的地种完后,还会被请去帮忙,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工钱拿呢!”
一边说,他再次把那颗秧苗举到头顶。
啪!
这下好了,秧苗稳稳地扎进了泥土里。
老汉得意地笑起来,说:“看见没?就是这样,成了!我年轻时也是个抛秧的能手……”
“现在年纪大了,手生了,扔出去的秧苗歪七扭八的。”
“所以,为什么说这位是行家?你们瞧瞧,他撒出去的秧苗比我的整齐多了!插得还浅,力量控制得刚刚好!”
朱元璋:“……”
听老汉这么一番话,又给他详细解说了一通,朱元璋才明白——
原来朱客不是在瞎闹,也不是运气好……他是真的有两下子,确实会种地?
……真是怪哉,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老朱摸了摸额头,头疼得厉害……
“皇上,我想问问,这块田是谁种的?”
老汉笑着说,“咱们想认识认识他,如果可以的话,也让家里的年轻人跟他学学。”
朱元璋:“#¥%……@#”
他指了指朱客,有气无力地说:“就这小子。”
老汉猛然盯着朱客,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哎哟,原来是个小伙子!”
他赶忙上前,热情地打招呼,“好小子!这么小就会抛秧,模样还俊,十里八乡找不到比你更帅气的后生了!”
“小伙子,成家了吗?要不要我帮你找个媳妇?”
乡下地方,娶个能干的女婿可是稀罕事。
“嗯……有婚约啦,老丈人。”
朱客揉了揉鼻子,说:
“不久就要成亲喽。”
老汉听了这话,脸上显出些惋惜。
“哦……”
他叹了口气,
“也是,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肯定受欢迎,早早就定下了亲事。”
“唉……”
看他那副表情,好像丢了好几万银子一样。
“老丈人,那是我儿子!”
朱元璋撇了撇嘴。
“!是皇子!”
老汉吓了一跳,赶忙跪下行礼,
“见过皇子,见过皇子!”
“哎呀,皇上,您有位好儿子!这么小就会种田,将来一定是个能手!您的‘金锄头’,后继有人了!”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都笑出了声。
这老汉,还在惦记着皇帝的那把“金锄头”
呢!
倒是徐达听了这话,眼神里闪过一丝警觉。
“金锄头”
……在他们听来确实像是玩笑话。
可要是仔细想想,农民的宝贝是锄头,皇帝的宝贝当然就是……
这“金锄头”
后继有人,听起来倒像是一句预言!
徐达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赶忙晃了晃脑袋,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能深想,不能深想……再想下去可就危险了!
朱元璋听着也是笑了,听见老百姓夸自己儿子,心里挺开心的。但想到朱客那副阴阳怪气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瞪眼。果然,朱客又开始耍宝了。
“听听,听听。”
朱客背着手,满脸骄傲,“这才是真正的高手!现在明白了吧?别看我这像是天女散花,其实大有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外行人只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爹,您要是不懂,就别瞎说,免得丢人现眼。”
朱元璋脸色发黑,骂道:“你十年个鬼功!你才多大?从娘肚子里出来就开始种地了是吧?给你点颜色就想开染坊,看你得意的!”
朱客耸耸肩,自信满满:“别人需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