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总算没有吃亏。
但是另一边的李元绍和李元杰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坚决执行杨敷的军令,自己毫无主张,好几次差点都被倭寇一锅端了。
多亏李儒提前安排了老将华成作为他们的监军,否则这俩人死了十回都不止。
战败的军报再次如同雪花一般飞入长安,李儒知道:不能再拖了,否则自己就要被杨敷这匹夫害得绝后了。
又一次甘露殿朝会,渝王把李元驹弹劾杨敷的奏章呈了上去,一同呈上去的还有徐州牧李书文和李元驹联名奏章:请陆川入徐州抗倭。
李天赐将奏章摔在文官们的面前:“你们还有何话说?”
几天前他们踩陆川、抬杨敷的话犹在耳边,此刻却将众人的脸甩得啪啪响。
众文官唯唯诺诺,再没有人敢触这个霉头。
王并、杨德寿、卢俊、崔明、宇文喆,这几个人官列一品,是朝堂上几大顶级世家的代言人,他们很少开口,但是他们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朝局。
如今,这五个人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那么陆川南下之事就已成定局。
李天赐点头:“那好,派个人去问问陆川,他如果有什么不太过分的要求,一律答应就是了。”
所有人都被吓到了,他们不敢揣测这个“不太过分”的界限在哪里,无论是高了或者低了,最终两边都没法落好。
李天赐扫了一眼堂下众臣:“哪位卿家愿意去给陆川宣旨?”
渝王站了出来:“臣愿往。”
李天赐点点头:“好,此去路途遥远,渝王一路小心。另,传旨杨敷,亲自去青州府请陆川。若是比渝王走得还慢,他便告老还乡吧。”
然后不等众臣反对,李天赐立刻宣布:“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