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人都知道王昌平爱财,只要有钱赚,那些小节他是不太在乎的。
而王昌平知道此事之后,的确没有责怪王仁守,而且对他大为赞扬,称其为:“敢作敢为之秀才”。
位于扬州府的第一座水泥厂很快就建成了,大家都知道陆大善人的工钱给得高,前来求职的工人都快要挤破了头。
王仁守亲自参观了开工的典礼,甚至还自掏腰包请了一个戏班来表演。
随着第一袋水泥下线,水泥路的铺设工作也开始迅速运作起来。
若在以往,修桥补路这种活都要在农闲的时候征调大量民夫,去山中开采石头,琢磨成型,然后再运到路上铺平。
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就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手,到时候少不得给各家各户摊派人丁指标。
可现在不一样了,水泥路比石头路方便太多了!
工人会把水泥直接运到前线,民夫们只需要负责浇筑和维护,等待水泥慢慢凝固就好了。
而且不用担心路基的问题,即是有些坑洼或者凸起,水泥一铺也就平了。
所需的人手比原来大大节约,甚至都不用专门等到农闲。
扬州府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新奇的修路方法,大家都忍不住过来围观。
有些调皮的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在水泥路上留下一个脚印。
少不得被干活的人骂几句,然后重新将其抹平。
王仁守问:“为什么每隔一段距离,就要用木板把水泥路截断?修成一整条不行吗?”
阿柱回答:“家主教过我们,这个叫做热胀冷缩。现在天凉,如果不把缝留大一点的话,到了明年夏天,水泥板之间就会相互挤压,然后就会碎裂。”
王仁守念过书,这些道理自然是懂的,他赞叹之余,也非常欣赏水泥路的便捷。
等到初始那段路彻底凝固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就踩了上去,狠狠地跺了两脚。
水泥路纹丝不动,倒把他自己震得脚疼。
不信邪的他又用官差的腰刀看了两下,把铁刃几乎砍废,可水泥上连一点裂痕都没有。
所有人这才相信:水泥路是真的好用。
王仁守心满意足正要回城,一回头看到一物,顿时气愤地骂道:“新筑的路上有个猫爪子印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