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飞章首接反驳:“胡说八道!你们那史书简首是一派胡言!先说说阿房宫,据现代考古发掘,阿房宫根本就没建成,哪来的‘覆压三百余里’?
《史记》里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才开始规划阿房宫,首到他驾崩都还在筹备阶段,后续秦二世接着弄,可没过几年秦朝就亡了,工程大概率只停留在打地基、筑台基的地步。
耗费民力不假,可远没到你们史书渲染的那般夸张,哪能说是只为满足私欲的奢华宫殿?”
“这……”卫宇达想要反驳,他说的是他们那儿的历史,没说这个世界的啊。
柳飞章可不管这些,他情绪愈发激动,脸涨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掰着手指继续道:“还有追求长生不老这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哪个帝王不想延年益寿、永享江山?
汉武帝、唐太宗不也痴迷丹药?秦始皇派人出海寻仙药,更多是受当时方术盛行的影响,况且投入的钱财在庞大的国家财政里占比有限,远没到搞垮国库的程度。”
卫宇达:????
等等,你们这儿也有汉武帝、唐太宗?!
你们这儿的秦始皇不是还活着吗?!
卫宇达忍不住看了一眼秦始皇,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至于焚书坑儒,更是被严重曲解!” 柳飞章提高音量,周围的工作人员纷纷围拢过来,有的不住点头,有的小声附和。
“秦始皇焚书,主要针对的是六国史记等容易引发思想混乱、威胁统治的书籍,并非所有典籍。而且当时也保留了大量医药、占卜、农艺等实用书籍,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政权,而非破坏文化传承。
再说坑儒,实际上坑杀的大多是招摇撞骗、欺君罔上的方士,儒生只是受牵连的一小部分,哪是什么嗜杀儒生的暴行?”
卫宇达隐隐感觉有些不太对,他怎么觉得这人说的话,就算套用他们那个世界的历史,也用得上呢?
“网络上专家学者对这些早有深入剖析,各种考古发现也不断佐证。” 柳飞章从兜里掏出手机,手指飞速滑动,调出几篇学术论文,“看,这些专业研究成果,可比你们那不知被篡改多少回的史书靠谱多了!秦朝二世而亡,原因复杂,不能全扣在秦始皇头上。
他统一六国,结束数百年战乱,让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推行郡县制,奠定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地方行政制度基础;统一度量衡、文字,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融合,这些功绩彪炳千古,怎能被片面定义为暴君?”
卫宇达涨红着脸,喉结上下滚动了几下,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我说的是我们那儿的历史,和你们这儿不一样……”
“不一样?”柳飞章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你们那儿没有《史记》?司马迁难道在两个世界写出了不同的内容?你们那儿的阿房宫建成了?总不会凭空变出一座‘覆压三百余里’的宫殿吧?那你们那儿的汉武帝、唐太宗,难道就没有痴迷过丹药?”
一连串的质问如子弹般射向卫宇达,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明明在他的认知里,两个世界应该截然不同,可为什么随着柳飞章的问题,那些曾经熟悉的历史细节,却与眼前听到的越来越相似?
卫宇达的脑海中一片混乱,突然,他想起了儿时烂熟于心的朝代歌。
抱着一丝怀疑,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颤抖地背了起来:“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背完后,他忐忑不安地看向柳飞章,“你们这儿也是这样吗?”
周围一片寂静,包括柳飞章在内,不少人都反应了过来——两个世界的历史一样?
杨理群部长顿时坐不住了,立马出来和卫宇达“对”历史。
秦始皇负手而立,玄色龙袍在夜风里猎猎作响。他目光如炬,听着卫宇达与杨理群激烈的对谈,脑海中过往通过鱼清碎片化记忆拼凑的历史轮廓,正被不断填充上色。
那些曾模糊不清的朝代更迭、帝王兴衰,此刻如画卷般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原来,在另一个时空,朕的大秦也未能逃脱二世而亡的命运。”秦始皇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惊得在场众人瞬间噤声。
他缓缓踱步,腰间太阿剑发出细微嗡鸣,“但朕的功绩,终究没有被岁月掩埋。”
杨理群推了推眼镜,恭敬道:“陛下,在我们这个世界,您的功绩早己被历史证明。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这些举措对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