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椿回来后,冬青就有了主心骨了。家里的很多事都由他去操心。
早上,冬青也能睡个懒觉。要过年了,家里的很多事儿冬青都插不上手,那三个人是干的妥妥贴贴的。
所以,冬青就只能是做好吃的了。家家户户开始炸东西的时候,张家也不例外。
素的萝卜丸子、豆腐丸子是少不了的。起了油锅了,那就炸些吃食给孩子们甜甜嘴。
炸麻叶加了芝麻、盐和花椒粉,咸香酥脆,吃了就停不下来。炸油果,酥脆香甜的,一口一个。大枣去了核,加鸡蛋、面粉和水调成面糊,炸成金黄的,好吃的很。
地瓜蒸熟了,去皮,压成泥再加面粉搓成地瓜球,进油锅炸就是好吃的地瓜丸子。
张英和张凡就像老鼠掉进了大米缸,欢喜的不知道吃哪个才好。
就连张椿也是,他己经很久没有感受这样的氛围了,冬青扬着笑脸炸丸子的样子,让他觉得心底被填的满满的,久违了的家的感觉终于又回来了。
素的炸好了,冬青又弄了些荤的。张椿回来的时候带了些猪肉和鱼回来。
正好有一条里脊肉,冬青拿了切成长条,红薯粉里加盐鸡蛋花椒粉拌匀,再把肉放进去,让每条肉都裹上面糊。进了油锅炸好后就是小酥肉。热腾腾的蘸了辣椒粉来吃,别提多好吃了。
冷了的小酥肉也可以用来做汤,豆苗煮熟后加点酥肉进去,也很好吃。
鱼切块,裹面粉后炸好了捞出。冬青又去做了糖醋汁,炸鱼块浸泡在糖醋汁里,酸甜有滋味。
冬青拿手的糕点也是少不了的。自己家吃就挑容易保存又好吃的来做。
糍粑是必不可少的,提前一夜将糯米泡好,淘洗两遍后沥干水分就可以上锅蒸了。
糯米蒸熟后,趁热拿到木桶里开始用棍子搅打。这种力气活当然是交给张椿。张椿力气大,做这个毫不费力,和张英张凡配合默契。
他们打糍粑的时候,冬青就开始做馅料,红豆放进锅少加点水煮熟煮透,捞出来后趁热捣成泥,加入白糖,等凉了后就是红豆沙馅。芝麻花生炒熟后加糖捣成碎碎就是芝麻馅的。
等张椿他们把糍粑打好后,冬青就开始做糍粑了,手上沾点面粉和油将糍粑团成团,加入馅料后拍扁了,一个糍粑就做好了。
刚做好的糍粑软糯弹牙,豆沙馅的一股浓郁的赤小豆的味儿,芝麻馅的则更多的是芝麻香。
糍粑凉了后也不会坏,想吃的时候拿去烤一烤,表面烤的焦黄,入嘴表皮酥脆,内里则是香软的,这谁能不爱呢。冬日里烤着火,再来块烤糍粑,神仙来了也不换。
做的红豆馅料还多,冬青秉着不浪费的原则,准备充分利用起来,就再做个驴打滚来吃。
黄豆泡好了后炒熟后用家里的小磨子磨成黄豆粉等会儿要用。又磨了些糯米粉出来。
取了些糯米粉加糖加水调成面糊后上锅蒸熟,把蒸熟的糯米面糊铺在黄豆粉上擀成扁扁的长方形。
先铺一层红豆沙、再来一层花生碎、再撒上些白糖,最后来一层黄豆粉,从边缘开始往中间卷成长条,用刀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再在黄豆粉里滚一圈,这驴打滚就做成了。
冬青拿了一个尝了尝,糯米香糯又劲道弹牙,黄豆粉中和了甜味,红豆沙和花生碎很香,一嘴下去满口留香。
比起糍粑,张椿更爱吃驴打滚,不是很甜,黄豆独有的香味征服了他的味蕾。
张英她两个则是每个都很喜欢,尝尝这个又吃吃那个,只恨不得多长两张嘴才好。
今年做的花样多,做的数量也多,除了给张椿二叔家送了些,冬青也给张椿大姐家准备了些。
张椿又从家带了些其他吃食并冬青准备的炸货糕点就给他姐送去了,回来的路上,张椿又买了些肉和鱼往冬青娘家走了一趟。
他没和冬青说,自己做主就去了,女儿嫁在邻村,年前不回去送点东西也不像话,虽然他们没尽到做爹娘的本分,可在外人看来,没有不是的父母,张椿不想让李家人在外败坏冬青的名声,所以冬青不愿意回的家,不愿意打交道的人,他都替她去做,夫妻本就是一体,他去帮她处理这些事儿就好。
大年三十这天,冬青一家早早就起身了。今儿要贴春联,做卫生,还要准备年夜饭,任务可不少。
冬青和张英姑嫂两个准备年夜饭,张椿则带着张凡贴春联,打扫屋子,各干各的,分工有序。
中午就简单的做了臊子面来吃,主要是晚上的年夜饭。
年夜饭,一年就一次,总得弄些好的。要做什么,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