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刘荣自那日刘妈妈带他落了房契后,对着刘妈妈说了好一通孝顺话,诸如以后必定待您好,给您养老送终之类的话。
刘妈妈自然听了也是心里高兴得很!散了财,倘若能得了孙儿的真心,那也是很划算的。
所以就又高高兴兴回刺史府做活了。那常氏就和刘大郎刘荣,一行三人忙碌了几日,就搬到了新屋来住。
常氏知道这太婆己经将房契交给了儿子,倒对老太婆有几分佩服。
刘荣看着又大又亮堂的新屋,说道:“爹娘,这正屋东边这间是上首,给您二老来住!”
常氏听了后笑不拢嘴,说道:“还是我荣哥儿孝顺。就听我儿的!”
那刘大郎自然没话说,他自家没出息,老娘愿意出钱买屋给他们也是看在孙儿的面上,所以他是跟着沾了光。
“那正屋西边那间就给我阿奶留着!年节里,将我阿奶接了来,让她老人家也享享清福。”刘荣又说道。
那常氏听了刘荣的安排后,忙过来没好气的说道:“儿啊!你糊涂了不成!这正屋西边的这间合该你住啊!日后你成了亲,住这间多合适啊!”
刘荣不以为然,拍了拍常氏的手道:“这事我己经决定好了。您就别多话了。这屋都是我阿奶出钱买的,很是该她老人家住正屋的。我住东边第一间厢房就成了。”
刘大郎听了儿子这话,满心满意以为儿子是真的孝顺老娘,乐呵呵的道:“不枉你阿奶疼你一场。儿啊!这事做的好!”
常氏没好气的看了刘大郎一眼,她也知道儿子向来主意正,所以就再不情愿也终究是没有开口,就按照刘荣安排的照办了。
他们哪里知道刘荣的心思,那刘荣其实现在正是为了他心中下一个计划在铺垫呢!
那刘荣看自己不过动了些心思,就哄得他阿奶团团转,越发觉得自己有计谋。这会子有了好屋来住,越发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这下一个计划就又开始筹谋了。
这刘荣从此后,依旧是每半月都去一趟刺史府,给刘妈妈送些日常所用的,无非是吃的穿的,等刘妈妈有假的时候,就将刘妈妈接了到新屋里,让刘妈妈住正屋,好吃好喝的供着。
这一切都让刘妈妈觉得自己是赌对了,越发对刘荣看重了起来。
冬青后来也问了刘妈妈好几次,刘妈妈都说儿孙待她很好,渐渐也就放下心来。
这暑热过去后,天气就开始慢慢凉了起来。这之前冬青和张盈特地去了一趟庄子上,让庄头门多种些菜蔬。
两位庄头没有辜负冬青,知道食铺要用菜蔬,所以把庄子上的空地都利用到了极致。
秋日的时候,除了田里的稻子大丰收外,就属那这一块那一块的菜蔬最是喜人了。
那黄瓜藤上的黄瓜结满了,都是冬青特地让结的老黄瓜,茄子结的又大又好,首把茄枝都压弯了腰。
又大又黄的南瓜圆滚滚的,一个个的藏在地里,让人每看到一个都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在这样天高气爽的日子,冬青就带着安姐儿去了一趟庄子。
“娘!天气真好!”安姐儿笑道。
“是啊!娘这不悄悄带你出来放风了嘛!你大姑小姑这是有活儿要做,要不然她们怎么坐的住!必是要出来的呢!”冬青摸了摸安姐儿那一头乌黑的秀发柔声说道。
“娘!今儿出来我带了做活的衣服来了,给您也带了一件。我一会儿一定要大干一场!”安姐儿豪言壮语道。
“哈哈!好样的。娘待会就等着看了。”娘俩个坐在驴车上就这样一路欢声笑语到了庄子上。
很快就到了庄子上,上次安姐儿来的时候还是春天呢,看着成片的地里黄灿灿的稻穗,安姐儿拉着冬青的手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娘!亮晶晶的,真好看啊!”
“是啊!今年稻子长势不错,看样子又是个丰收年啊!过不了几日,这稻子也要收割了。”冬青说道。
安姐儿跟着冬青一路走,看到老崔头他们的屋前院后己经与上次自己来时大不一样了。
菜蔬打理的很是齐整,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娘!您看这红辣椒!一串串的,太喜人啦!”
“娘!您看!这大南瓜也太大了吧!”
冬青听着安姐儿那一会儿一句惊讶的声音不由的觉得好笑。
安姐儿她们到底是幸福的,想当初自己那会儿很小就下地了,这些菜蔬早就看惯不惯了。
老崔头媳妇在一旁笑道:“小娘子到底是读书上学堂的,哪里见过这些。”
“所以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