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71章 信陵君魏无忌

第71章 信陵君魏无忌

相信,还请您容我派人向大王核实一下。”

魏无忌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时间紧迫,一旦晋鄙派人核实,事情就会败露。

关键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一把重达四十斤的铁椎,大喝一声:“你违抗王命,意图谋反吗?”

话音未落,便一拳将晋鄙打死。

魏无忌顺利接管了军队,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于是精选了八万士兵,对他们进行了战前动员,鼓舞他们的士气。

随后,他率领着这八万士兵,向秦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与此同时,赵国的平原君也率领着赵军从城中杀出,与魏军内外夹击。

秦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

邯郸之围终于得以解除,赵国百姓欢呼雀跃,对魏无忌感恩戴德。

窃符救赵的举动,虽然成就了魏无忌的千古英名,但也让他与魏王之间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

魏王对他偷取兵符、杀死晋鄙的行为极为愤怒,认为他目无王法,是对自己权威的公然挑战。

魏无忌深知自己已无法再得到魏王的信任,为了避免与魏王发生冲突,他只好留在了赵国。

在赵国,魏无忌受到了赵王的隆重接待。

,!

赵王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不仅赏赐给他大量的财物,还想封给他五座城池。

魏无忌推辞不受,他诚恳地对赵王说:“我此番前来赵国,并非为了贪图名利,而是为了拯救两国的百姓于水火之中。如今赵国之围已解,我心愿已了,这些赏赐我实在不敢接受。”

赵王对他的高尚品德更加敬佩,对他的礼遇也更加优厚。

在赵国的日子里,魏无忌依然保持着礼贤下士的作风。

他听说赵国的毛公和薛公是两位深藏不露的贤能之士,便亲自前去拜访。

毛公和薛公起初并不愿见他,他们认为魏无忌身为魏国公子,身份尊贵,与自己这些平民百姓并非一路人。

但魏无忌毫不气馁,多次登门拜访,每次都态度诚恳,言辞谦逊。

终于,他们被魏无忌的诚意所打动,决定与他相见。

见面之后,魏无忌与毛公、薛公相谈甚欢。

他们谈论天下大事,分析各国局势,见解之独到,让魏无忌大为惊叹。

毛公和薛公也对魏无忌的才华和胸怀深感钦佩,他们很快就结为了好友,常常在一起彻夜长谈。

魏无忌在赵国广交贤士,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各国的贤才纷纷慕名而来。

他在赵国的府邸,也成为了各国志士交流的中心。

在这里,魏无忌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进一步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政治局势,为他日后回到魏国,重振魏国的雄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与门客们一起探讨学问,研究兵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着。

多年之后,秦国得知魏无忌在赵国,认为这是一个攻打魏国的绝佳机会。

于是,秦国再次调集大军,对魏国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魏军由于缺乏优秀的将领指挥,屡战屡败,国土不断沦陷,形势岌岌可危。

魏王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前往赵国,恳请魏无忌回国。

魏无忌起初对魏王心存怨恨,他想起自己当年为了魏国的利益,不惜冒险窃符救赵,却遭到了魏王的猜忌和排挤,心中不禁一阵悲凉。

他对前来劝说的使者说:“当年我为了救赵国,得罪了大王,如今大王又何必派人来请我回去呢?”

然而,魏无忌的门客们纷纷劝说他以国家大义为重。

他们对魏无忌说:“公子,如今魏国危在旦夕,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是魏国的希望,只有您才能拯救魏国。虽然大王曾经对您有过误会,但现在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您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置国家和百姓于不顾啊!”

魏无忌听了门客们的话,心中十分纠结。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魏国的点点滴滴,想起那些曾经在战场上为魏国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想起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百姓们,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

他深知,自己的命运与魏国紧密相连,无论如何,他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魏国灭亡。

最终,魏无忌以国家大义为重,决定回到魏国。

魏王见到魏无忌后,泪流满面,他紧紧握住魏无忌的手,懊悔地说:“我悔不该当初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