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191章 赵襄

第191章 赵襄

而,当大军来到长江边,赵襄却见识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曹军多为北方士卒,来到南方后,水土不服,疫病横行,军营中每天都有士兵倒下。

更致命的是,曹军不善水战,面对东吴强大的水师,显得力不从心。

赵襄看着平日生龙活虎的同袍接连倒下,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

他多次向主将建言,提出训练水师、打造战船等建议,但由于时间紧迫、条件有限,大多未能实施。

一日深夜,赵襄心中烦闷,带着几名亲信驾着小船,试图侦察东吴水寨。

夜色中,江面雾气弥漫,能见度极低。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却还是遭遇了敌军巡逻船。

敌袭!”随着一声大喊,战斗瞬间爆发。

赵襄拔出玄铁剑,在月光下划出银弧,与敌船的长戈相撞,火星四溅。

江水在战船的撞击下翻涌,双方士兵在船上激烈拼杀。

赵襄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精湛的剑术,接连击退几名敌兵,但敌军人数众多,他们渐渐陷入困境。

好在赵襄早有准备,提前安排了接应的船只,在一番苦战之后,他们勉强脱身。

这场遭遇战虽以赵襄等人逃脱告终,却让他深刻意识到,在这长江之上,单凭勇气难敌东吴水师的地利之便。

赤壁大火燃起时,赵襄正在后军押运粮草。

突然,远处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紧接着,冲天的火光染红了半边天,江风裹挟着焦糊味扑面而来。

赵襄心中一紧,知道大事不妙。他登上高处,远远望去,只见曹军的战船在火海中挣扎,士兵们的哀嚎声随风传来。

混乱中,赵襄迅速组织手下将士,奋力突围。

他挥舞着玄铁剑,带领众人冲破敌军的封锁,保护着粮草一路撤退。

剑刃在战斗中卷了口,盔甲也被鲜血染红,但他始终没有退缩,死死护着粮草未失。

战后,曹操败退北方,赵襄因护粮有功,被曹操亲自召见。

曹操坐在营帐中,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烟尘却目光坚毅的年轻将领,心中颇为赞赏。

“子诚(赵襄表字),此败非战之罪,乃是天不助我。

他日重整旗鼓,还要仰仗尔等!”曹操拍着赵襄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赵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跪下行礼,发誓此生定当为丞相效犬马之劳。

此后数年,赵襄随曹操征战四方,在平定关中、征讨张鲁的战役中屡立战功。

随着战斗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更善于观察地形、分析敌情。

在一次与马超西凉铁骑的交锋中,赵襄发现敌军战马虽然膘肥体壮,但多不耐久战。

于是,他向主将建议采用游击战术,以轻骑骚扰、消耗敌军体力,待敌军疲惫不堪时,再集中兵力一举歼灭。

主将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大破马超。此战过后,赵襄声名远扬,被擢升为校尉,麾下将士皆称他“智勇双全”。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枭雄曹操病逝,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

此时的赵襄,因多年征战,已成为曹魏军中的一员虎将。

他被调往雍州,肩负起防御蜀汉北伐的重任。

雍州地处曹魏与蜀汉的交界地带,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失守,曹魏的西线将门户大开。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襄奉命镇守陈仓要道。

陈仓城虽不大,但城墙坚固,易守难攻。

面对诸葛亮率领的数万蜀汉大军,赵襄手中仅有数千兵力。

然而,他毫不畏惧,凭借着对陈仓城的熟悉和多年的作战经验,精心部署防御。

蜀汉军队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云梯、冲车、投石机等攻城器械轮番上阵。

赵襄组织士兵们用滚木礌石、沸油等进行反击,每一次敌军的进攻都被他顽强地击退。

城中箭矢用尽,他便组织百姓收集石块,将其打磨成石弹;粮草不足,他以身作则,带头缩减口粮,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战斗持续了二十余日,陈仓城在蜀汉大军的猛烈攻击下摇摇欲坠,但始终屹立不倒。

当诸葛亮无奈下令退兵时,赵襄望着满目疮痍的陈仓城,终于支撑不住,瘫倒在城墙上。

他的身上布满了伤痕,玄铁剑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他知道,自己守住的不仅是一座城池,更是曹魏西线的门户。

魏明帝曹叡时期,赵襄因战功赫赫,官至振威将军,封关内侯。

然而,长年的征战让他落下了满身伤病,每逢阴雨天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