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气馁,反而在当地编练新军。
他将江东子弟的勇猛与中原兵法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江东战阵":前排持盾牌结阵,中间长矛手突刺,后方弓弩手掩护,骑兵伺机包抄。
这支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成为日后争霸天下的根基。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组成讨董联盟。
孙坚的部队是其中最精锐的力量之一,他自带粮草军械,不依赖盟主袁绍。
在鲁阳之战中,面对董卓部将胡轸的万余铁骑,孙坚正在帐中与部下饮酒。
探马来报敌军逼近,他却谈笑自若:"再斟酒来!"
直到敌军杀至营门前,他才从容指挥部队列阵,以强弩齐射打乱骑兵阵型,随后发起反冲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混战中,他的断剑劈开敌军副将头盔,斩杀敌将华雄,此役令联军士气大振。
真正改变孙坚命运的,是洛阳之战。他率部率先攻入已成废墟的洛阳城,在一口枯井中意外发现传国玉玺。
这块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既是无上荣耀,也成为致命的诅咒。
袁绍听闻消息后,以盟主身份威逼孙坚交出玉玺。
孙坚将玉玺贴身藏好,当众怒喝:"此乃汉室神器,非逆臣可染指!我头可断,玺不可交!"
为避袁绍锋芒,孙坚决定回师江东。
途经荆州时,却遭刘表部将黄祖伏击。
在岘山的竹林中,孙坚率三十轻骑追击敌军。
黄昏时分,四周突然响起梆子声,箭矢如雨点般袭来。
孙坚挥舞断剑格挡,大声呼喊:"随我突围!"然而敌军越聚越多,他的战马被绊马索绊倒,一代豪杰最终被流矢射中,陨落于竹林深处,年仅三十七岁。
临终前,他将断剑与玉玺交予长子孙策,气若游丝道:"江东子弟...必能席卷天下..."
孙坚的死讯传回江东,富春百姓自发罢市三日。
长子孙策继承父亲遗志,以玉玺向袁术借兵,踏上了平定江东的征程。
他手持父亲的断剑,七年间横扫江东六郡:击败刘繇,收复曲阿;大破王朗,夺取会稽;智胜严白虎,平定吴郡。
每次出征前,孙策都会在父亲墓前献上一杯酒,轻抚断剑道:"父亲,看孩儿为您报仇雪恨!"
次子孙权建立东吴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将父亲的断剑供奉在东吴太庙,成为孙氏家族的传家之宝。
每逢出征,孙权必亲临太庙,抚摸断剑,缅怀父亲遗志。
在江东百姓心中,孙坚不仅是勇猛的将军,更是守护家园的英雄。
民间传说,每当长江涨潮,都能听见孙坚的断剑在波涛中发出龙吟,那是他在守护这片用生命开拓的土地。
孙坚的一生,是一部热血沸腾的奋斗史。
他以一介布衣之身,在乱世中崛起,用胆识与谋略书写传奇;他以忠诚与热血,为江东基业奠定根基。
尽管生命短暂,却如流星般划过历史的天空,留下永恒的光芒。
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江南水乡的渔歌中传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当人们走过南京的孙权纪念馆,望着那柄陈列在玻璃柜中的断剑,依然能感受到千年前那位江东猛虎的凛凛英风。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