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第一相 > 第127章 爱晚

第127章 爱晚

问道,“小友如此喜爱此碑?”

李步蟾强自把头拧过来,“晚辈固然喜爱此碑,但更喜爱的,却是李北海的另外一宗本事。”

老人回头“哦”了一声,李步蟾肃然道,“李北海生财的本事,晚辈实在是喜爱得紧,可惜学不到手啊!”

两位老人相顾愕然,突然又拍手大笑。

李邕的书法当然还比不上王羲之,但他靠书法赚钱的本事则远在王羲之之上,两千年下来,吊打所有书家。

李邕官居北海太守,在当时就很有名气,像李白这样的都跑过去围观,绝对的顶流。

有了名气,书法自然值钱,据说要请他写字,动辄要数万金。

李邕尤其擅长撰写碑石记文,他这辈子一共书写了八百多通碑版,而且他书碑还有一宗特色,不但亲自撰写碑文,还亲自镌刻碑刻。

一条河从上游到下游,所有的钱都被他一人赚完了,毛都不给别人剩下。

就《麓山寺碑》这样的鸿篇巨制,文章是他撰的,书法是他写的,石碑还是他刻的,可见当时的麓山寺之兴旺。

不兴旺的话,哪里敢去给李北海下订单!

一个小笑话下来,亲近了不少。

三人谈笑之间,眼前一畅,一方高台凌于山巅,赫曦台到了。

李步蟾拱手道,“两位长者敬请先行,晚辈在此等候一个朋友。”

两位老人含笑先行,待他们过去之后,李步蟾再整整头巾,过去另一边,站在一株老松之下。

这座高台光秃秃的,简朴之极,素静之极。

此台名声不显,但对于岳麓书院而言,却是一方圣地。

当年朱熹访岳麓书院,与山长张栻论学,抵足而眠,于清晨之时,二人携手登山,于此地同观日出。

时间长了,张栻便将此山顶观日之处,命名为“赫曦”。

张栻命名,朱熹则为之题诗。

“偶泛长沙渚,振衣湘山岑。

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卢璥将比斗之地约在赫曦台,可见重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