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
“找到它就只是为了方便煮肉吗?盈儿,你再想想看,这个煤炭还有没有别的用途,比如,利国利民的方面?”刘元趁势引导自己的弟弟多想想。
她是吃过苦的,自然能共情底层百姓,这些天又跟着林清源学政治和历史,别的不提,大局观总归是有了轮廓。
虽然还欠缺不少,但她年纪还小,还可以学,根本不急,更难得的是,她如今身为公主,衣食无忧,还能推己及人考虑到百姓们,可见心地确实良善。
“嗯,如果能找到很多煤炭的话,那百姓们也不用受冻了,姐姐,先生,我说的对不对?”小刘盈也果然聪慧,没一会儿就顺着她的思路找到了答案。
“对”,见他如此,林清源和刘元都很是欣慰,不约而同的点头肯定道。
“那先生你想到哪里有煤炭了吗?”小刘盈继续追问。
“这个我可得好好想想,”林清源虽然知道几个现代的大型煤矿的位置,但他不确定在这西汉是不是也有,所以也没一口应承下来,只说自己要仔细思量。
“不过说起救助受冻的百姓,我倒又想起一样好东西来,而且不用烧煤炭,木炭或者柴火就行,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热量取暖煮饭。”他话头一转,说起了其他。
“先生,那是什么啊?”小刘盈迫不及待的追问,“我们也可以用吗?”
“我们当然也能用,但是没必要,我这个东西主要是用泥土做的,砖做的也行,受益最大的是平民百姓,因为材料很常见,他们才更需要这个,”林清源解释道。
“所以先生说的到底是什么呢?”刘元也好奇的问道。
“土炕,或者说,火炕,”林清源笑了笑,告诉他们一个冬季取暖的好物件。
这可是即便到了现代东北地区,或者北方的农村里还在用的,可见其优点,拿到这西汉时期来,自然也能用的。
就像林清源说的那样,他们这些上层人物没有温饱之忧,可能用不到这个,但下层的老百姓们却用得起,而且肯定愿意用。
对他们来说,冬天能解决取暖问题简直帮了大忙,谁还会在乎土不土,好不好看呢?实用才是最要紧的。
林清源小时候在农村跟着姥姥长大,他自是知道这点,今日又话赶话说到这儿,也就顺势把火炕提出来了。
他还答应两个学生会把火炕画出来,并提议找工匠实验,小刘盈和刘元也十分愿意帮他的忙,如若功成,那真是大功一件。
但三个人都没考虑到什么功劳,只一心为民着想,可见赤子之心,也难怪他们是师生,行事风格颇为相似了。
第28章 陛下时常说起,‘如意类朕’。
用过这场火锅之后,这煤炭和火炕的消息也顺势传到了吕雉那儿,几个孩子都能看出这两样东西对百姓的好处,她自然不会看不出。
何况今年的雪格外的大,也确实应该为百姓们做点什么,想到这里,吕雉便不再犹豫,派人找来了审食其,与他商议该如何处理此事。
“依我看,这煤炭的事倒不必急在一时,元儿不是问过林先生,言说这煤乃是矿的一种吗?既然是矿,那就需要开采和挖掘。”
“不说如今这寒冬腊月的,动工着实不易,就看林先生还未说出这煤矿的位置,我们就不用如何着急,先搁在一旁也无妨。”
“只是这火炕的事,却是迫在眉睫了,今年冬天不好过,雪下的太大了。”
“我听说长安城里好些百姓的房屋都被雪压塌了,虽说已经有府衙的人去处理了,但到底一时半会儿的也救助不了那么多人。”
“倘若这个火炕真有那般效果,不说一家一个,也该先弄出些来,好让老弱妇孺们取取暖才是啊。”审食其与她分说着。
“我也是这个意思,”吕雉也点了点头,“只是现在难的是,以什么名义办这件事。”她也吐露了自己的隐忧。
她说难办的是‘名义’,而非办事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她问的是最后这件事的功劳要记在谁身上。
“……你既然这么说,想必是不愿意用陛下的名头了?”审食其略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的名头?他有什么名头?”吕雉嗤笑一声,“这事要是办好了,那就是收拢民心,彰显仁德的活招牌,他哪一点符合这个?”
“那不如用你体恤百姓的名义如何?”审食其不对刘邦的品德做评价,只继续专注于解决问题,“你是皇后,夫妇一体,便是陛下来日问起,我们也有话应答不是?”
“就是因为夫妇一体,我才不想这样,”吕雉却摇了摇头。
“食其,眼下林清源的存在还未过了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