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西汉支教指南 > 分卷阅读96

分卷阅读96

好。

不管怎么说,都跟他一样姓刘啊,所以刘邦也就痛快的答应了老父亲。

“好,好啊,你把他们都安排好了,我这把老骨头也就放心了,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太上皇是彻底满意了。

因着病情加重,所以他身体也快撑不住了,今日说了这许多话,早就困倦了,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刘邦和吕雉虽说要尽孝,但他们毕竟是皇帝和皇后,也不能一刻不停的守在床前,待了一会儿后,便双双离开了,但心里都清楚,老父亲应该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吕雉想着今天一无所获不说,还挨了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心里自是憋着气,又担心太上皇不日驾崩,刘邦会以此为由,更不重视自己的儿子,所以才出了宫殿,便追上了刘邦。

随即向刘邦提起了,希望能让叔孙通做盈儿开蒙先生的事,并照审食其教她的那样,重点强调不必有什么太傅名分,只求能给盈儿教书就好。

刘邦心里本就烦躁,听她说要九卿之一的叔孙通做太子的先生,本想继续责骂,可却又听到不要太傅名分,这到嘴边的斥责硬生生的憋住了。

这给他气的啊,直接不耐烦的扔下一句,让她处理就行,然后一甩袖子大踏步走了。

他觉得自己今天简直糟心透了,急需爱妃戚夫人抚慰一下,所以头也不回的朝着对方的宫殿去了。

也因此,他没有看到吕雉眼里那毫不掩饰的杀意与狠厉,只是这种情绪很快被掩饰起来。

第44章 聪明人要懂得积蓄实力,厚积薄发才是。

不几日后, 太上皇驾崩,举国上下皆按礼制守国丧,* 不得饮酒作乐, 不许娶亲说媒,一片素白笼罩着长安城。

一应葬礼的各种事宜都有皇后吕雉亲手操持,即便忙的脚打后脑勺,她也没忘了儿子念书的事, 特地让审食其去通知叔孙通, 他可以做太子的启蒙先生了。

尽管如今是国丧期间,喜悦欢笑很不应该,可叔孙通在得到消息后,还是十分高兴, 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

虽然没有太傅的名分他很是遗憾,但他觉得, 只要迈出了第一步,那后面的可以慢慢谋划嘛。

他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实力,能够用自家的学说折服太子殿下,让其成为儒家的忠实拥护者, 进而将来随着殿下登基, 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主流。

畅享着美好的未来,叔孙通觉得,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又回来了, 以至于他这个发须斑白的老头子都看着神采奕奕的。

审食其何等人物,一瞅这状况就知道对方这是高兴了, 甚至很可能现在就在心里描绘起他们儒家将来的美好蓝图了。

但他也识趣的没泼冷水,不仅没有告知对方就是个棋子, 是用来刺激盈儿真正的先生的,还反过来勉励了几句,言语中暗示如果做的好,他可以继续向皇后进言,说不定太傅的名分就落定了。

虽然他是实打实的画大饼,奈何叔孙通没看出来啊,又有两人在天禄阁的交谈在先,叔孙通只以为是审食其出了大力,对他是感激涕零。

又听他说还要帮忙说情,好为自己定下太傅的名分,叔孙通自然就更加感激了,当即就表态会倾尽全力教导太子。

当然,这话不能只听面上的,审食其知道,这是对方在暗示,如果有需要的话,儒家的人愿意在朝堂上为太子出力。

至于出多少力,怎么出力,叔孙通却并未明确,而且这种事也没法明确,大家都是暗地里意会即可,不必说的太明白,不然很多事就没法操作了。

双方都清楚这种潜规则,所以十分愉快的达成了一致,在太上皇驾崩不久后,叔孙通便走马上任,开始给小刘盈开蒙上课。

然而这第一课,却完全出乎叔孙通的意料,不是学生太笨,而是学生太聪明。

作为先生,叔孙通本该高兴,可这个孩子不仅是他的学生,还是太子,是他们儒家复兴的希望,那他就对这份聪明,半是喜悦,半是忧愁了。

结束了第一课的教学后,叔孙通回到自己的府邸,并立刻派人去找自己的好友陆贾,对方不仅与他私交甚笃,更是在朝堂上力推儒家的大臣,叔孙通遇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当然是这位天然的盟友。

而陆贾在得到邀请后,也欣然赴约,叔孙通在自家的书房里接待了他,两人相对而坐,寒暄几句后,便来到了正题。

“……明明只是开蒙的第一课,但太子却口齿清晰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还写的一手好字,虽说稍显稚嫩,火候不够,但在他这个年纪,已经相当不错了。”叔孙通与好友说着上课的情况。

“那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