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所畏惧。
现在要在他们土地上修公路,这不是给大唐机会,随时攻打他们吗?
“可汗,如果拒绝,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有大臣建议。
他们了解吐谷浑的遭遇,也清楚大唐的武器有多可怕。
现在得罪大唐,后果真的很难预测,可能会遭遇和吐谷浑一样的命运。
这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可汗,我们其实可以答应。”
“有水泥路,对我们也有好处。”
“比如北迁时,可以利用水泥路运输水源。”
有大臣提出不同的看法。
他们听说过水泥路的好处,也知道它很实用。
如果有了公路,配上三轮车,那就太方便了。
“那不如直接自己修路?”
夷男睁眼道。
修建公路,就是大唐的机会。
这相当于在他的悬梁上挂上长剑。
“可汗,我们不会修啊。”
大臣们尴尬道。
“而且,如果不修,会不会……”
大臣们讪讪道。
尽管他们也觉得憋屈。
但更多还是担心国家和自己的命运。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他们担心吐谷浑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唉……”
“问问西突厥吧,他同意我们也同意。”
夷男最终叹息。
太憋屈了,大唐让他们感到无力。
好在,不单止是他的国家,还有西突厥一起陪同。
没多久,两国交流,最终同意了大唐的条件。
也就是说,两国原因出钱修路,但是要按照他们的线路去修。
消息传回京城,陈柏就高兴地带着消息去见李恪。
得知两国的条件,李恪笑了笑没有拒绝。
估计是想要绕路,使得降低大唐对他们的了解吧。
但路通知后,慢慢会有部落在两边定居的,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最大。
对此,李恪没有意见,让陈柏下去处理。
于是,大唐又建了两条公路。
听说这个消息的新罗和高句丽立刻向大唐上书。
她们也想修条路,从大唐一直通到她们俩的国家。
最好是从京城出发,直接通到她们的王城。
路线还会经过她们国家几个重要的城市,她们表示愿意出钱支持。
这可不是她们两个女王一个人的决定,是跟朝里的大臣们商量过的。
现在两国放低姿态,完全把大唐当成了老大。
他们觉得,跟大唐关系好,就不会有问题。
毕竟,两国的女王跟大唐皇帝似乎还有点亲戚关系。
大唐这边一听到这个消息,当然乐意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