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5章 洛阳纸贵背后的推手——文化造势的虚实之辨

第5章 洛阳纸贵背后的推手——文化造势的虚实之辨

第一影:穿透浮华的勇气

宋代米芾得名家字画,必先以清水润透褙纸,查验是否有填补痕迹。他在《画史》中直言:“鉴画如鉴人,须观其骨相。”今人面对铺天盖地的文化营销时,亦需这等“透纸观墨”的犀利眼光。

第二影:冷眼观潮的定力

明代苏州文人沈周面对重金求画者,总在卷末题写:“此纸三十年后方值一观。”那些急功近利者闻言即去,真正的知音却愿静待时光沉淀。这让人想起《菜根谭》的箴言:“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

第三影:再造乾坤的魄力

晚清赵之谦见碑帖市场鱼龙混杂,索性自创“魏底朱面”印章风格。当众人还在争论碑帖真伪时,他已开辟全新艺术境界。这种破而后立的智慧,正应了《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古老哲思。

站在洛阳故城的残垣上,仿佛仍能听见当年市井中“三都赋”传抄声与纸坊算盘声的交响。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直播间抢购“大师手作”,在朋友圈转发“深度好文”时,左思案头那盏油灯照亮的,何尝不是每个时代都有的迷思?或许真正的清醒,就藏在徐渭那方“青山扪虱”的闲章里——褪去所有浮华的包装,生命的本真自会显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