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整个北平府已经被大雪覆盖。~k?a¢n?s!h.u·h?o^u-.~c`o,m′
还有一月余要过年了,蓝太平再次收到了自己父亲的来信。
蓝玉信中催促说,大婚日期就订在年前半月,时间所剩不多让他早日处理好事物赶回京师。
强调务必必不要耽误婚期。
收好信纸,蓝太平拍了拍脑袋。
自己竟然差点忘了这事,真是太该死了。
一个月前,他已经收到父亲令他返程准备大婚的信件。
可是当时忙着安置裁撤士卒,他把这事就给抛到脑后了。
“吱呀”
门被推开,蓝缚虎探个头进来,“爷,郑和跟守义哥回来了。”
“哦?”
蓝太平先是一愣,立刻忙说道,“快请他们二人进来。”
二人进屋后,给蓝太平行了一礼。
眼见的两人憔悴了许多,只是精神却身份亢奋。
“快坐下,上茶。”
婢女给他们上了热茶,待退了出去后蓝太平才开口,“二位辛苦了,这两个月多的时间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多谢国公爷关心,这些时日虽然一直风餐露宿却也有所收获。”
“这点辛苦,不值一提。”
郑和率先开口道。
一旁的蓝守义只是跟着点点头。
蓝太平和颜悦色的说道,“这么说,船厂的位置已然确定了?”
这一次是蓝守义开口了,“温德河入松花江口上二十里处,水势缓慢水面宽广达六十余丈。\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
“更难得的是水深平均两丈有余,非常适合制造大型战船。”
郑和接着补充说,“附近的山上鲜有人迹全是巨大的松木,咱们可以直接就地取材。”
“好,好,好。”
蓝太平连说三个好,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蓝守义和郑和也满脸喜色。
就在这欢快气氛中,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来,“造船,是不是要有图纸?”
整个议事厅瞬间安静,三个人歪头看去,只见蓝缚虎呆愣愣的站在原地捂着嘴。
“我说错了吗?”
郑和率先摇摇头,“你说的很对,造战船必须有图纸。”
“工部肯定有水军战船的图纸,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合用?”
蓝守义开口道。
“可以作为参考,但这次造的战船要远大于水军的战船。”
“这件事,还得麻烦三宝了。”
蓝太平望向郑和。
“这……”郑和有些犹豫的看了看蓝守义,“我可以吗?”
“当然,你出生在云南。从小与船打交道,我们这些人里就属于你熟悉船了。”
“我还会从江南船厂抽调工匠,配合你去建造大型战船。”
蓝太平语气轻快的说道。
“多谢国公爷信任,属下必定会全力以赴。\秒~蟑¨结/暁′税.网^ +更·辛-蕞+筷.”
郑和起身拱手道。
身旁的蓝守义,也跟着起身行礼。
“快坐下,不必多礼。”
两人闻言坐下。
郑和看向蓝太平,“不知国公爷要造多大的战船?”
蓝太平闻言沉思片刻,“现在的战船普遍是长十几丈,宽不过五六丈实在经不起风浪。”
郑和,蓝守义,蓝缚虎皆看向他。
“一律翻三倍,船长四十五丈,船宽十八丈。”
蓝太平说完看向郑和。
除了郑和外,其他俩人皆是一脸难以置信。
“这么大的船,怕是龙骨难以承受。”
蓝守义也略懂一些船舶知识。
“三宝,你觉得呢?”
蓝太平目光灼灼。
郑和犹豫了片刻,随后眼神坚定的看向对方,“国公爷,可以一试。”
“但一支舰队不可能都是大船,还有小船。”
“我们可以先从小船造起,逐渐积累经验然后在造最后的大船。”
面对郑和这套循序渐进的说法,蓝太平也放下心来。
这才是做事的态度,若是上来就打包票。
那么他反而不放心。
现在看来,郑和可以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