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刊登我们的政策法规,可歌颂战役英雄,可铭记我们砚国的先烈。+E¨Z-暁.说+蛧/ -追?罪-薪′彰+劫*”
“总之大事小事,过去得失,未来预测,都可刊登,可以平均几天半个月发一次,也可每天发。”
洛倾辞和陈梓立刻就明白了报纸的巨大用途。
尤其是洛倾辞,她对政事非常敏锐。
此时她深刻领悟到,如果手中掌握报纸这种强大的工具,就如同握住了一把可以轻易操控舆论走向的利剑。
可以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各阶层百姓,从而引导他们形成特定的观点和看法,使得各团体团结在姜瑾周围,增强凝聚力。
有了报纸,以后不管是推行新政策,宣传新理念,都会变得事半功倍
她再次感慨扫盲的英明之处,正是因为有了扫盲打底,这个报纸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之前的戈凤百姓基本都扫盲过,虽然字不可能认全,甚至有不少人学了几天就不学了,但还是有不少人认认真真学了的。
何况戈凤孩童都在上学,能帮着念报纸,还有简体字典,实在不认识的字还能查字典。
至于山关县和春荣县,同样建了书院,等搞完建设,扫盲必然也会跟上。
这个冬季过去,三县的人全都会通过扫盲,读懂报纸,想想就让人心口发烫。/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
“主公大才。”洛倾辞感慨。
陈梓拿着笔眼神蹭亮看着姜瑾:“主公,这报纸的格式做成书本一般吗?”
姜瑾摇头,她拿过纸笔,在上面画画写写:“当然不是,你看,可以这样分版面……”
好一会陈梓才搞清楚报纸的格式和排版方式:“那我们的活字印刷用在这可就太方便了。”
洛倾辞赞同:“确实,只是,这什么排版,还要编辑都需要不少人力。”
姜瑾点头:“不错,我准备成立一个部门,专门做这个报纸。”
“不过不急,等做好建设再说,人员方面你们都留意着,到时候再通过考核录取些人。”
洛倾辞问:“主公,这个部门设在县衙吗?”
姜瑾已有打算:“不,我准备在新城重新建,这个要印刷,编辑,排版等等,要的地方不小。”
陈梓眼神亮了:“书肆也能单独建吗?”
随着现在学生和扫盲人数的越来越多,课本扫盲书籍等等的需求越来越大,之前的书肆就有些不够用了。+优′品,小~说/枉, ~首`发?
姜瑾赞同:“可以,和报纸部门一起都建在新城吧,城里现在的书肆以后就只卖书和纸笔。”
她本想放在工业区的,只是现在的厂坊越来越多,比如有了红薯后,又增加做红薯粉,红薯干等副产品的作坊。
总之工业区现在都满了,安排不了一点。
陈梓笑的眉眼弯弯:“好期待,主公,这报纸叫什么?就叫报纸吗?”
姜瑾想了想就定了下来:“就叫瑾阳时报。”
这边身处泽阿郡的董斯把盛弛气吐血后,又开始他的骚操作。
此时他正站在东城县城门的不远处,看着瑾阳军搭建帐篷。
作为负责接待他的盛贺人都麻了。
这家伙刚来他们泽阿郡就让他们‘吃屎’,完了又把所有人都讽刺了一遍,把家主气吐血,偏他们还不能拿他怎么样,实在是形势比人强。
正当他磨刀霍霍,准备用他们的客栈好好的‘薅’一把戈凤,以报家主吐血之恨,以及他们当初入住戈凤客栈被薅之仇。
结果,董斯这货竟自己带了帐篷!
盛贺只觉额头青筋:“董大使,你,你这什么意思?”
董斯不解:“什么什么意思?”
他倒吸一口凉气:“不是,这城外我们驻扎你不会要收费吧?不是吧不是吧,要真是,那你说说哪不收费,我就去哪扎营。”
呵,想挣他的钱?
别说门,连窗户都没有。
当然了,除了省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问题。
说白了,他不信任泽阿郡的世家,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饭食甚至水里做什么手脚?
谈话也没那么自由,毕竟在别人的地盘,还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他。
所以自己在外搭建帐篷是最好的,反正现在也不算很冷。
盛贺:“……”
他磨了磨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