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吗?他见过吗?谁见过?
这等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此刻竟然就发生在眼前,百姓们岂能不激动!
古之天子常说与民与民,可都是空口白话,唯有当今天子,唯有当今天子做到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举动,但是却足以说明了大问题,这说明,天子心中是真真切切的装着咱们百姓啊——!
这样的天子,咱们老百姓不拥护,那岂非是猪油蒙了心?!
“万岁!”
“万岁——!”
围聚在这典礼之外的百万臣民,此刻都是激动的高声大呼万岁,声音若排山倒海,震散风云,这是发自内心对天子的拥护。-咸_鱼+看-书^罔` \耕-歆?罪\哙`
得民心者,得天下。
“陛下。”
这时,在李象的身侧,苏烈沉声说道。
“这位是陈阳荣的母亲,倭岛登陆战之中,陈阳荣一人当先,破开敌阵,身中三十六处伤而不退,直至力竭殉国,为我军首战夺得先机,乃首战告胜之首功。”
而此刻,这陈阳荣并不在此,而是其母在场,便是说明一点,这陈阳荣已然是殉国,壮烈牺牲。
国家之大计,大唐之腾飞战略,为的是大唐的千秋霸业,王图盛世,但在通往这个盛世的基础上,必然是有着无数鲜血流淌,白骨累累,有无数如陈阳荣这般的壮士埋骨他乡。
听着苏烈的这番话,李象看向这位老妇,只见老妇脸上除却悲伤之外,更有着浓浓的自豪感,她为自己的儿子能够为国壮烈而傲。
“陛下,草民只有一问。”
老妇仰起头,直直的凝望着李象。
“老人家,你问吧。”
李象点了点头。
“吾儿勇否?”
话音落,李象心头一怔。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提着军刀的战士,悍不畏死的冲向敌方鬼子军阵,用自身的血肉将这军阵撕裂出一道口子,任凭鲜血染身,任凭刀剑加身不退,为大军战得了先机。
就连在李象身侧左右的苏烈和萧瑀,以及一众高官们,都是心神震撼,儿为国捐躯,母亲问的第一句话,不诉苦、不垂泪,竟是问吾儿勇否!
李象深吸一口气,中气凝聚于心,大声朗道:“勇冠三军!”
天子音落,这封赏台两侧的诸多令官,皆是大声复诵天子话音,声音在整个封赏台之地回荡。
“勇冠三军!”
“勇冠三军——!”
这台下十数万将士,都是听过陈阳荣一人身中三十六伤破阵的事迹,这就是活脱脱的楷模。
在军中,战伤就是军人无上的荣光,一人三十六伤冲阵,英勇殉国,这等光辉事迹,足以为任何一个军士敬仰。
而此刻,听到天子这般夸赞陈阳荣,十数万军士,无不是心中为之激昂,因为这不仅是天子对陈阳荣的认可,亦是天子对全军的认可。
这一幕,落在典礼之外的百万百姓眼中,无数男子心中都是有着雄心燃起,哪怕是在尚武的大唐,很多人还是对从军嗤之以鼻的,但是经历今日之事后,天下人对从军之事,必然会有所改观,用八个字来总结便是:一人从军,全家光荣。
‘勇冠三军’之音,从这军营而起,传荡整个洛阳城,久久不歇。
……………………
同日,午后。
紫微宫,天盛殿,一场很是玩味的宴会,此刻正在进行着。
李象高坐天子大位之上,在这宴席左侧,是萧瑀、狄孝绪、孙伏伽、马周、刘仁轨等一众天枢省的执宰文臣们,而在右侧,则是苏定方、薛仁贵、程知节等一众武臣。
另有一排单列出来的席位,位置上坐着三人,两女一男。
李象是第一次与这三人见面,但是却‘神往’许久了,男的长得面色粗犷,满脸络腮胡,皮肤泛红,一看就是在高原上长久之人,这人便是松赞干布,吐蕃的开国君主。
不过,在吐蕃之地狂的没边的松赞干布,此刻坐在自个的席位上,面对岁不足二十的大唐天子李象,那是一脸的谦卑,连酒樽都不敢举高了,面上满是赔笑。
俗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且不说他松赞干布现在就身处在大唐洛阳,大唐天子若是想杀他,只需要一句话,分分钟就能够让他人头落地,再者李道宗还带着几万大唐兵士驻在吐蕃国都,只要李道宗一挥手,就能把让吐蕃国都彻底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