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的左右两边,紧紧地贴墙靠着。
顾方兰简单地调试了一下,确认刚买回来的五台缝纫机都没问题,这才松了一口气。
“阿远,现在有七台缝纫机了,明天生产怎么分配呀?”顾方兰端着一瓷缸子糖水,递给顾方远。
顾方远正好口渴得厉害,接过瓷缸子就是“吨吨吨”地喝进肚里。
喝完后,他擦了把嘴,这才说道:“六台用来生产头花,一台用来生产领结。你们两个轮流制作领结,顺便指导其他人制作头花。
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多抽查,如果发现有人以次充好,发现三次者,直接结账把人赶走。”
“这……都是乡里乡亲的,直接赶人是不是不太好啊?”顾母有些为难,脸上露出一丝不忍的神情。
觉得这样做容易得罪人,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闹翻了,以后还怎么相处呢。
顾方远只能耐心地解释道:“妈,您得想明白一个问题。如果工人做出了一大堆次品,受损失的可不是工人,而是我们啊。
要是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我们以后生产出来的商品没人买,那这个损失谁来赔呢?”
顾方远直视着顾母,等待着她的回答。
今天必须要把这件事说清楚,否则以后肯定会有大麻烦!
顾母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最后无奈地说道:“我们自己赔。”
“没错,是我们自己赔。那您知不知道七台缝纫机一天的产量是多少?”
“昨天不是说了吗?两台缝纫机一天可以做出8000个头花。”顾母不明所以道。
“是啊!一个头花一块钱,那就是8000块钱。现在有七台缝纫机,一天最少要做个头花吧?
妈,您有没有想过,一旦我们家的产品没人买,只要积压4天的库存,就相当于10万块钱压在那里卖不掉。
您觉得是心慈手软让别人继续工作好,还是您赔10万块钱好呢?”顾方远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希望顾母能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实严格说起来,他在偷换概念。
不过不重要,重要的是让顾母知道会损失很多钱。
喜欢1980红顶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