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1980红顶商人 > 第67章 自己还是小瞧了李婶

第67章 自己还是小瞧了李婶

“全拆了!这边的泥砖和草棚都拉到知青院去,用来盖个大牛棚。~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咱多找些人来帮忙,两天的功夫,保准能盖好。

至于住的地儿嘛,知青院一共有四间大瓦房,咱们先凑合着住一间。反正夏天屋子大,通风也好,待在里头可凉快了。

剩下的三间屋子,一间用来当仓库,两间改造成厂房。你们觉得我这想法咋样?”顾方远兴致勃勃地说着,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着。

知青院的面积着实不小,住房的结构类似个“凹”字形,外面还套着一个大长方形的院墙。

正房有两间,并排着,中间留出一条过道,可以通往后院,东西两边各有一间厢房。

每间屋子的后面都有一两个土灶,一看就知道,当年知青们是分成一个个小组单独开伙做饭的。

两侧的围墙边上还有一排歪歪扭扭的茅厕,估计都是知青们自己动手搭建的,看起来不太结实,仿佛稍微使点劲就能推倒似的。

前院除了四间屋子中间的那一小块场地,围墙院门和住房之间还有个小操场,两边各竖着一个简易的篮球框,平时大伙可以在这儿玩耍,或者开个大会啥的。

和北方的知青比起来,江南省的知青生活条件明显要好上许多。?白`马`书/院? *嶵^鑫·漳~劫!更!欣^快,

“咱家那十多只鸡可咋办呀?”顾母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追问道。

“您要是想养就留着,不想养就找个合适的机会卖掉呗。咱现在也不差那几个钱,犯不着为这几只鸡操心。”

顾母犹豫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不舍的神情,说道:“那还是先带过去吧,母鸡咱就慢慢杀了吃,公鸡留着打鸣,每天早上听着公鸡打鸣,心里才踏实。”

商议妥当后,一家人立刻行动起来。

顾母带着家里的女人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家,大家忙忙碌碌,将一些必要的物件整理打包。

顾父则是前往村委会,让村长找人帮忙搭建牛棚。

其实顾方远家也没多少值钱的家当,主要就是那七台缝纫机和两千多斤的碎布头,还有一些破旧的柜子。

之前已经请了村里的木匠在打制新家具,等新家具做好了,这些旧的柜子、桌子、板凳和床都得扔掉。

还不到两个小时,所有东西便全部搬到了知青院。

七台缝纫机被分别安置在东西厢房。

工人们只是稍稍休息了片刻,便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再次在厢房里响起。!w/a.n`b-e!n!t!x-t¨.!n,e¢t?

顾方远也累得够呛,整个人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

即便如此,他心里还是有些郁闷,自己竟然还不如一群老娘们儿能干,而且还不小心把白衬衫撕开了一条口子,这让他颇有些无奈。

看了看时间,发现还早,顾方远便叫上顾父,父子俩一人驾着一辆骡车,风风火火地往县城纺织厂赶去,拉了一趟碎布头回来。

这一趟,总共拉回来3000斤碎布头,加上家里原本剩余的2000多斤,这样算下来,只要不增加缝纫机的数量,这些碎布头大概还可以用个八九天。

当然,这点数量和纺织厂库存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最近这段时间,只要一有空,他就得跑一趟纺织厂,不然拖到最后,一次性根本找不到那么多车辆来运货,那可就麻烦了。

顾方远到家没多久,今天出去卖货的人就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早上出发的时候,他给每个人都准备了200个领结,500个大头花,以及1000个小头花。

没想到,这次第一个回来的竟然是李婶。

李婶一见到顾方远,脸上的笑容就怎么也抑制不住,仿佛一朵盛开的花朵,灿烂极了。

没办法,这钱赚得实在是太轻松、太舒服了!

短短两天时间,她就赚到了以前好几年都挣不来的钱,能不开心吗?

“李婶,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顾方远好奇地问道。

“嘿嘿~!阿远呐,俺找到一个好法子哩!”李婶眉飞色舞地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啥法子?快跟我说说。”顾方远配合着对方。

“俺把货拉到陶沟镇,然后让俺娘家人把货分了,拉到更远的黑市去卖。俺卖给他们1块钱,他们卖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