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1980红顶商人 > 第196章 官场通常有三条线

第196章 官场通常有三条线

至于私房菜的主人是谁?

不重要!

重要的是专家教授和各级领导们都需要,从此以后,不必每次过来视察到了吃饭时间,还要特地回市区国营饭店吃饭。*5*k?a_n+s¨h¢u~.^c?o^m~

久而久之,这家私房菜被大家默认了。

圈子内都知道有这个地方,但没一个人传出去,来吃饭的也都是熟人,或者熟人介绍。

放假的时候,三五好友来这里吃个饭,钓个鱼,日子过的也很惬意。

顾方远因为早上需要发货,来的有些晚。

私房菜的位置很好找。

这里只有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路,从五里镇一直延伸到水库。

水库一侧有一大片平地。

种着各种农作物,有稻子、有蔬菜、甚至还有两片大棚。

这玩意虽然在70年代就开始应用,但成本高,普及率低,大多用在北方实验地或者示范地。

直到‘菜篮子工程’推动下,大棚技术才在全国普及。

顾方远一直开到道路尽头。

这边有一排平房,上面写着各种关于生产实验的标语。

靠近河边,还有一小片青砖大瓦房,旁边还用木质围栏围拢着一片地。

隔着老远都能看见围栏中的鸡、鸭、鹅、羊、猪 ---- 数量还不少!

早两年发现有人养这么多家畜,非拉出去批斗不可。!s¨a!n¨y¢e\w\u-./o/r·g-

哪怕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农民依旧不敢多养,生怕什么时候政策又改了。

吉普车刚在院外停稳。

一个熟人从院子内迎了出来。

“哈哈哈!顾老板,你这来的有点晚啊,鱼都快被他们喂饱了!”

来者正是拖拉机厂办公室主任,肖文华。

他腆着肚子,衬衫第二颗纽扣摇摇欲坠,手里转着一根竹制钓竿。

两人也算熟人了。

顾方远打开车门下车,笑着回应,“不好意思,私人企业没有休息日,早上忙着发货弄到现在,来迟了!”

说话同时,从裤兜摸出烟盒,抽出一根牡丹香烟递过去,指尖在烟盒上敲了敲。

牡丹香烟比大前门贵,比中华便宜,拿出手不显得过于奢华,又不会让人觉得寒酸。

关键,牡丹烟在这边很难买到,非常适合用来和政府人员打交道。

“没事,” 肖文华接过香烟,用火柴点燃,火苗照亮他眼角的笑纹,“听说你家昨天又订购了20台拖拉机?”

昨天下午他请假,提前到水库这点打点一二,所以没和顾父碰上面。\m?y/r\e`a-d\c-l,o^u/d/._c¢o~m?

晚上回去碰到同事,才从对方口中知道这个消息。

“恩,最近产能加大,现有的拖拉机不够用,所以赶紧补充一批。” 顾方远给自己也点上一根香烟,跟着对方向院子中走。

皮鞋碾过地上的稻草,发出细碎的声响。

“你们小岗村的人真是厉害,” 肖文华猛吸一口烟,忍不住转头上下打量顾方远,“我们厂的拖拉机几乎都被你们村子包圆了。”

他可一点没有开玩笑。

不但顾方远家购买拖拉机,顾方伟、顾方琴、王铁蛋、李婶,现在最少的都有 5 台拖拉机。

李婶更夸张,足足买了十几台,一大半都是拿给娘家使用。

甚至连村委会都买了一台当备用。

主要是顾方远第一次买地款,修完水泥路后,还剩不少钱。

村委会经过商量,一咬牙买了一台。

平时撑撑脸面,防止外人说:“你们村那么多人都买了拖拉机,咋村委会一台都没呢?”

顾方远意味深长看了对方一眼,“说起来,拖拉机厂能卖这么多,还是你的功劳呢,”

他用烟蒂指了指肖文华的胸口,“如果不是第一次跟你碰面,说不定我买的就是三轮车或畜力车了。怎么?厂里没给你点表示?”

二人进入一间屋子,里面放着各类工具。

肖文华走到墙角的工具架前,弯腰拿起一根质量不错的钓竿,递给顾方远时,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蓝布衫袖口。

“这根不错,特地给你留的,” 他拍了拍竿身上的红布条,又指向角落,“鱼食和网兜都在这里,你自己选。”

顾方远接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