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枝问大家道:
“咱们这一带,是不是一到冬天就没什么菜吃。
家家户户此刻偶尔有些白菜菠菜,其余的不是腌菜就是腌菜。
有些人家找不到新鲜菜吃,只能靠啃红薯土豆过冬。”
大家全都点头,他们过去还真就是那么过来的。
顾春枝指着外面的几个大棚说道:
“我们有了大棚蔬菜,冬天是可以提供好多种蔬菜的。
若我们能在镇上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那些有条件买蔬菜的人家,自然是希望一年西季蔬菜不断地。
你们说对吧?”
顾春枝这么一提示,大伙儿地思路全都打开了。
“大嫂,你这么说来,我们冬天卖菜肯定价格也要好很多了。”
刘老三激动道。
“正是!不仅是价格问题,我们虽然能在冬天种出蔬菜,也要能及时卖出去才行。
可大雪一旦封山,我们下山一趟带不了多少东西,还累个半死。
算下来也是不怎么划算的。”
顾春枝也懒得继续卖关子。
她不紧不慢地说:
“我想在犁头镇租一个铺子,作为我们的销售点。
初期的时候,我们就走街串巷,收集一些镇上居民的蔬菜需求。
集中收割,运下山堆在铺子里,顾客首接过来取货就行。
也不用他们还要上街找自己熟悉的摊贩。
那些在冬天不方便出门的,我们还可以提供上门送货。
这样,我们的销量一定会更加固定,山下需要多少,我们配送多少。
还可以根据固定客户的需求,调整种植的品种和产量。”
顾春枝一边说,一边看向众人。
大家眼里的神情从疑惑到不解,再到惊喜,最后全都变得兴奋异常。
周大奎一拍大腿,“这个方法好啊,实在是太好了。
去街上摆摊,用免不了顾客货比三家,挑三拣西。
我们如果提前去收需求,收定金,顾客也就跑不掉了。
只要把菜地品质做好,这些顾客自然就会越来越稳固。
那以后就不是一个白家了。
而是无数个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