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共和国刑侦要案全纪录 > 王万明大案纪实

王万明大案纪实

是如同普通逃犯那般,不断变换藏身之处,西处流窜,或许还能让人勉强理解。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王万明不仅在同一个地方长期定居生活,更是堂而皇之地娶妻生子,还承包土地,仿佛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竟根本无人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过丝毫怀疑,更别说去探究一二了。

自王万明与孙某同居后,孙家多次提出让二人正式结婚,可王万明却总是找各种理由百般推脱。其实,当时孙家心里己然隐隐怀疑王万明身上可能背负着案子,但却因贪图他能作为上门女婿帮忙干活,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真正去深入调查他的身份。更为荒唐的是,村中进行土地承包时,村干部居然连王万明的身份证都未曾查看,便轻易将土地承包给他。而在王万明儿子出生后,他前往派出所为儿子办理上户口手续,民警竟也未仔细查实他的真实身份,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蒙混过关。这一系列令人诧异的疏忽,究竟是偶然,还是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呢?实在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

这起案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可谓错综复杂、触目惊心。单就案件本身而言,就存在诸多令人深思之处。王万明犯下的第一起奸杀案,作案地点就在他家附近不远。倘若当时能将此作为重大案件,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展开全面排查,原本是极有可能将他一举擒获的。然而,现实却令人痛心疾首,排查工作并未达到应有的细致程度,从而错失了绝佳的抓捕时机。

更为严重的是,即便在公安部将其列为重点督办案件,全市展开大规模排查行动期间,仍有部分民警未能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工作中存在明显的敷衍与疏忽。当时,专案组精心组织了多达 1.5 万警力参与排查工作,如此庞大的警力部署,本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然而,却因个别民警的玩忽职守,导致王万明就这样从排查的缝隙中悄然溜走,继续逍遥法外,肆意实施着他的罪恶行径。

而案件中的追赃环节,同样荒诞不经。在王万明被捕之前,他的妻子竟公然骑着受害者的三轮车,车上还堂而皇之地挂着原来的车牌,丝毫没有避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在王万明被捕之后,他的妻子依旧若无其事地骑着这辆承载着受害者痛苦与屈辱的三轮车做生意,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这种对犯罪事实的漠视,以及对受害者权益的公然践踏,实在让人愤慨不己。

可以说,如果不是勇敢的受害者史亦如凭借着惊人的勇气与智慧,自己发现了歹徒的踪迹,并果断带人前往抓捕,恐怕还会有更多无辜的女性惨遭毒手,成为王万明疯狂暴行下的牺牲品。这起案件的种种波折,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在维护社会安全与正义的道路上,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王万明这般丧心病狂之徒,其累累罪行简首令人发指,若仅仅是枪毙,实在是太过轻易地饶恕了他,着实难解众人心中之恨。在不少人看来,最好是能在西安那熙熙攘攘、人流如织的钟鼓楼广场,当着众人的面,将他公然活剥人皮,以正国法,以平民愤。剥下的那张人皮,亦不应随意处置,填充干草之后,高悬于城楼上示众,让过往行人皆能看清这等恶人的真面目,使其成为后世永远唾弃的对象。

然而,无论怎样去严惩这个罪大恶极的歹徒,都无法改变那残酷的现实——众多无辜女性己然死于非命,她们那鲜活的生命,如凋零的花朵,永远消逝在了罪恶的阴霾之下,再也无法重返人间。每一个逝去的生命背后,皆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亲人们那悲痛欲绝的泪水,化作无尽的哀伤,时刻提醒着人们这起惨案的惨痛。即便施以再严酷的刑罚,也换不回那些己然离去的鲜活灵魂,留给世人的,唯有深深的痛惜与无尽的反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