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话声来自赵司机和他的同伴。他们当晚正好驾车经过附近,听到了之前的枪声,心中好奇,便下车查看。他们顺着声音的方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月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赵司机在树林中走着,突然,他感觉脚下踩到了一个软绵绵的东西。他吓了一跳,低头一看,借着微弱的月光,发现竟然是一个鼓鼓的提包。
赵司机和同伴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惊讶。他们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打开提包看看。当看到里面一沓沓的现金时,两人都惊呆了。赵司机心中有些害怕,他深知这钱来得不明不白,弄不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他的同伴却有些心动,想要据为己有。两人为此争执了起来。
就在这时,他们又听到了晏银生返回树林寻找提包时发出的动静。赵司机更加害怕了,他担心这钱是不法之徒的赃物,要是被主人发现,他们可就危险了。+我!地?书+城. !埂*芯?蕞,哙′于是,他不顾同伴的反对,决定带着提包离开这里,然后交给警方。
晏银生再次回到藏提包的地方时,发现提包不见了,顿时感觉头皮一阵发麻,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瞪大双眼,在树林里疯狂地寻找,嘴里不停嘟囔着:“不可能,不可能……”然而,无论他怎么找,提包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无奈之下,他只好怀着极度恐惧和不安的心情,仓皇逃离了树林。
案发后,晏银生虽侥幸逃脱,但内心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深知警方必定会全力追捕自己,于是躲在政法学院,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举一动。而他的妻子孙淑华、姐姐姐夫得知他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后,在亲情与法律之间苦苦挣扎,最终还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家庭观念的束缚,选择了包庇他。
8 月 30 日,午后的政法学院弥漫着一股慵懒的气息。晏银生的姐姐姐夫佯装成普通的访客,神色紧张地走进校园。他们西处张望,确认没有可疑人员后,才匆匆来到晏银生的宿舍。
见到晏银生后,姐姐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与焦急,她看似随意地说道:“最近外面可不太平,到处都在查些事儿,你在这儿可得小心点,别给自己惹麻烦。”晏银生心中一紧,他听出了姐姐话中的深意,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姐夫接着说道:“是啊,听说公安局查得可严了,也不知道在找啥人。”晏银生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涌起一阵寒意,他意识到警方己经展开了全面调查,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三人又闲聊了几句,姐姐姐夫便匆匆离开了,留下晏银生独自陷入沉思。
当天下午,孙淑华的妹妹妹夫也来到了政法学院。妹夫将孙淑华给晏银生的“零花钱”300 元交到他手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与无奈。晏银生接过钱,心中明白妻子的“心意”——这是让他见势不妙就赶紧逃亡。他紧紧握着那 300 元钱,心中五味杂陈,却又不得不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
然而,他们自以为隐秘的信息传递,早己被警方尽收眼底。警方在暗中密切监视着晏银生及其相关人员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每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都被警方仔细分析。警方深知,这些看似隐晦的交流背后,隐藏着案件的关键线索,他们正耐心等待着时机的成熟,一举将罪犯绳之以法。
在晏银生及其亲属暗自谋划的同时,警方对案件的调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对孙淑华办公场所的仔细检查中,警方发现了一系列关键证据——孙淑华警服上有被剪下的纽扣,办公桌上放置着剪刀,桌下还有带半圈缝线的剪下纽扣。这些证据,如同拼图的关键碎片,逐渐拼凑出了案件的真相。
面对这些铁证,孙淑华试图狡辩,声称 8 月 24 日晏银生告知她遇到醉汉拽掉了警服纽扣,所以让她拆掉自己警服上的纽扣缝补。然而,她的辩解漏洞百出,根本无法掩盖真相。警方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必定隐藏着更深的秘密,而解开这个秘密的关键,依旧在于晏银生及其亲属的行动。
与此同时,晏银生在政法学院里,心中愈发不安。他深知警方的调查正在步步紧逼,自己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他决定采取更加冒险的行动。趁着同宿舍学员去食堂吃饭的间隙,晏银生偷偷将学员的短袖警服与自己的进行调换,并在新换的警服上滴上蓝墨水“标记”,自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混淆视听,逃脱法律的制裁。
然而,晏银生的这些小动作,再次被警方敏锐地捕捉到。警方深知,晏银生的这些行为表明他己经慌了神,开始做最后的挣扎。而这,也意味着警方离真相越来越近,收网的时机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