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完全清除诅咒,这个珠串是师门之物,有压制诅咒作用,您暂时戴着,不要离身。/天′禧.晓+说,蛧/ ′更\歆′罪_全+”
司马越毕竟是个先天境的高手,在压制住诅咒之后,身体很快恢复了正常。
第二天就启程南下,继续班师回朝。
沐盼晴骑马紧紧跟在皇帝的銮驾后面保护,这回她不敢再掉以轻心了。
之前不担心司马越安危,是她和司马越切磋过几次,自己都不是他的对手,还有保命的丹药粉,本以为没有性命之忧了,没想到那诅咒还没解除。
她骑在马上琢磨着,回去就审问那些南黎人,还有没有巫师活着,有巫师也不可信,她得去学那巫术,自己学会解法才保险一些。
看着沐盼晴脸色不愉,旁边的亲卫们也不敢说话,毕竟现在她也是有生杀大权的三品将军了。
楚将军他们成功打下南黎,这次又来救驾,没准回京皇帝又会封赏。
回京路上,沐盼晴不时用空间溪水给司马越调理身体,又有金色珠串压制血咒,司马越总算平安回到了京都。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
回到京都,沐盼晴第一时间就去了大牢审问南黎皇帝。
南黎皇帝自从国师死后,知道复国无望、心如死灰,对一切都是漠然麻木的。
对于沐盼晴的审问仿若未闻。
知道他有了求死之心,沐盼晴不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一一审问其他的南黎大臣和南黎皇室其他人。
第105章 巫衍
沐盼晴在南黎的贵妃口中得知,国师有一个侄孙,三年前被送到大恒国学习历练,那个人是会巫术的。
让宫里的画师,按那个贵妃的描述画出了国师侄孙巫衍的画像。
又了解到巫衍会说岭南的方言,个子也不高,在其他州府南黎人的相貌特征会明显看出是外来人,只有在岭南才便于隐藏身份。
沐盼晴给武朔帝留下一些解毒丹的粉末,即刻骑马出京寻找巫衍的下落。武朔帝也发了圣旨,令各州府缉拿此人。
沐盼晴骑马一路向岭南飞驰而去。到了和浦城,沐盼晴来到府衙,让那些负责查看路引的书吏回忆三年前关于此人的行踪。\0,0/暁~税`惘. `埂.薪+最*全·
几年的时间过去,没有人记得此人,沐盼晴吩咐守城的官兵注意此人行踪后,自己的神识一点点扫视全城,和浦城没有此人的踪迹。
和浦城没有找到人,她就在岭南一个个县城,一个个镇子查找。
还派人去乌斯把南黎皇宫里有关巫术的书籍运回和浦城。
功夫不负苦心人,沐盼晴终于在临县发现了巫衍的行踪,他扮作一个游学的读书人,与县学的学子们时常在茶楼聚会,吟诗作画。对于南黎的灭国似乎没有放在心上。
沐盼晴能发现巫衍的行踪,还是在茶楼门口遇到了沐梓源,看到沐梓源一副读书人的装扮,走进了一座茶楼。
神识随意的扫了一眼茶楼,就发现了在一群读书人中间高谈阔论的巫衍。
巫衍一身读书人的打扮,正与一位书生辩驳兴修水利的重要性。
那书生认为山川地理的形成是自然之道,不应破坏,应顺其自然。
巫衍持不同看法,从大禹治水讲起,例举古人治水成功的案例,最后结论还要适当修建水利工程,但要以疏为主。
沐盼晴也没立即动手抓人,等到他悠哉悠哉的回了住处,才跟了进去,对于突然出现的在自己院子里的人,巫衍没有多吃惊,淡定的询问。
“这位朋友为何而来?”
沐盼晴虽然有些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宠辱不惊,还是亮出自己的令牌、直奔主题。
“你会解咒术吗?手里有没有解除诅咒的书籍?”
巫衍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
“我已经发过誓,此生不再学巫术,不再用巫术,巫氏已经把我除族,有关巫术的事情不要问我。”
“不再学、不再用、没说不再教,我要救一个中了诅咒的人,你把你会的东西教给我就行。
你知道那些诅咒都是害人的,不肯再学,说明你这个人为人正直善良,不会坐视巫术害人不管吧?”
巫衍有些难过的低下头,低声询问:“中了咒术的人什么症状?”
“时不时发高热,陷入昏迷后还伴有抽搐,双眼通红。”
巫衍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