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三百七十八章 生死

第三百七十八章 生死

第三百七十八章生死

抚恤金自然也少不了,只不过这一块,大概还是要李景隆多多帮忙。`1′4~k¢a·n¨s~h!u!.,n+e!t·

至于活下去的这仅剩下的一千多人,朱棣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和朱元璋求求情,若是还愿意当兵的,那便论功行赏,提拔成底层军官想必没什么问题。

但是若是已经不愿再当兵的,朱棣希望朱元璋开恩让他们脱离军户,自此成为一名普通的大明子民。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朱棣突然又不自觉的回想起今日以及这一次出征的种种细节,甚至于开始在脑海中复盘起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想要看一看自己还能不能做得更好,还有没有什么可以吸取的经验以及改进的地方。

若是下一次,再面对同样的事情时,自己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这是来自于周远教导的学习方式,每天睡觉前一定要复习自己今日所学知识,知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此刻朱棣却是将这种学习习惯放到了军事之上。

朱棣从不妄自菲薄,所以他也清楚他确实是有些军事天赋的,但也正是因此,他也不会就此懈怠,从而浪费了自己的这份天赋。,k-a·n¢s`h¨u`l¢a!o\.*c¨o\m~

如今睡前仔细的复盘,在这自从进了陕西后的三场战斗中,朱棣还有这些将士们都暴露出来了很多的弱点。

比如尽管经过了朱棣几乎小半年的严格训练,将士们的基本军事素质都不差,但仍然欠缺实战经验,少有应变的能力。

在对付匪贼、流寇时,这一点还体现不出来,但遇到蒙古人这种战斗力强悍,而且作战经验丰富的对手时,就显出了这些将士们不成熟的一面。

便如今日的守城之战,在敌军攻城时,朱棣方的将士们还能保持着一定的章法,进退有序,各兵种还能互相支持作战,但当敌军攻上城墙之后,就开始慌乱了起来。

这种慌乱不是畏敌,毕竟这些将士们是可以扛着炸药包和人自爆的,他们的慌乱,完全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不清楚是该和已经上了城墙上的人搏杀,还是该阻挡更多的敌人冲上来。

不仅仅是将士的问题,身为主将的朱棣,自身也是问题不少,除了缺少指挥超过万人规模军队作战的经验,还有就是,当对手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时,在战前准备,临阵指挥方面,应变调度等方面,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奇?中&?文>°?网t!D ,`无t错$内×;{容?|

当然朱棣的这些部下才成军不到半年时间,而其间也就是打打流寇匪贼,还没有经过大战的检验。

因此出现这些问题也很正常,而且自巳的对手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至少在战斗中,全军并没有出现怯敌畏战,而且在战斗中也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斗志,并且在战争的前一阶段,还是表现出很高水准的战斗能力,证明朱棣平时的训练,还是卓有成效的,方向也没有出错。

一支半年前连站军阵都站不明白的军队,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水平,确实是很不错了。

朱棣也清楚,一支战斗力卓著的军队,绝不是单靠训练就能达到的,必须要经过战场的血与火考验。

在周远的讲述中,那一支领他神往,甚至可以称之为最强的那支陆军,同样也是从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人开始,在一场场战斗中磨练,奋战不止,浴血坚持,几起几落,经过无数战争的洗礼,才最终成为一支可流传千古的军队。

而现在在朱棣看来,至少是如今侥幸活下来的那一千多人,当真已经有了些周远口中那支部队的风采了。

朱棣自己躺在床上琢磨总结了半天,渐渐的这几日强撑着的疲倦此时一股脑的都涌上来,不知不觉的睡了下去。

等到再清醒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不是在宫内,自然也没什么太监宫女过来伺候洗漱,朱棣也从来不讲究这些,只是揉了揉眼睛,推门便走了出去。

先是去了一趟自家部下的营地,然后便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色,而且一个个看起来都好像发生了什么变化。

朱棣还没想明白是什么变化,又有些好奇这些人为啥看起来这么高兴。

打了胜仗是不假,但也就是惨胜,己方死的人,可都是自己的同袍战友,平日里同吃同睡一起踢球的好兄弟,没道理才过了一夜,便这么快的放下了。

这终究一道难以逾越的阶级鸿沟,就算是朱棣再不计较身段,将这些将士们视为手足,但在一些方面,朱棣还是无法真正的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