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 > 第255章 文臣曰降武将请战

第255章 文臣曰降武将请战

隗嚣说:“先生你这是做什么?我正是用人之际,离了你怎么行?我给你每年加俸禄一千石,再给你换一座宽门大院,你就不要走了。`s·h`u*w-u-k+a*n¢.`c?o?m!”

郑兴说:“将军岂有此理!我回家为我父母守丧,你怎可用俸禄豪宅来挽留我?简直不可理喻!”

隗嚣听后惭愧的说:“我不过是想将先生留下,言语之中冒犯了先生,还请先生海涵。”

郑兴说:“我是为了守丧才回家,实在是情非得已,我此行必须要走,还请将军莫要强留。将军如不放心,我可把妻儿留下,我独自一人回家为我母料理后事。临走之前,郑兴还有一言要说与将军。将军坐拥七郡之地,统御胡羌之民,如果拥戴大汉,那将军的德行就堪比天高,入朝则为重臣,在外则为一方父母。若将军还是执迷于称王,那必将引祸上身。”

隗嚣心想,看来这郑兴是打定主意走了,可偏偏自己又不能强留,反正留下他的妻儿没啥用,倒不如放他们一同离去,自己还能捞个好名声。

隗嚣说:“先生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不过是舍不得你,你若一定要走,我又岂会留你妻儿?不过还望先生守孝结束能尽快回来。~兰?兰¢文*穴\ ~耕+鑫,罪·筷?”

几日后,上将王元、王捷对隗嚣说:“将军近些日子为何只问文人,不问问我们这些武将?文人一个个贪生怕死,嘴里能说出什么好话?那马援,口口声声的说自己为将军好,骗的将军把公子送到刘秀那里当人质,现在倒好了,他自己都定居洛阳了(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依我看,八成是他早就想好了要去投奔刘秀,骗将军把公子送去做了投名状。还有这些日子,将军不是问班彪,就是问郑兴,他俩就是两个老学究,满口之乎者也,问了又有何用?都说公孙述能称帝,全靠巴蜀四面环山,那我陇西又何尝不是(今甘肃省东南部地区)?陇西三面环山,一面大漠,同样是易守难攻。”

隗嚣听了这话可是开心坏了,这些日子他可是憋屈坏了,可王元的话刚听出来点意思,却又戛然而止,甚是不过瘾,于是连忙说:“你说下去,说下去。”

王元说:“昔日更始帝推翻王莽,四海宾服,都说天下将要太平了,可是不过一两年,便全盘崩坏。.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如今北有卢芳、南有公孙述,将军却要听从儒生的建议,放弃千乘之尊,而去屈居人下,以求万全之策,那不是太可笑了吗?如今我们兵强马壮,自当西灭窦融,东伐冯异,再按照秦国东出的轨迹,统一天下。就算不能成功,我们据险而守,他刘秀又奈我们何?待到旷日持久,天下大便之时,便是将军最好的时机。能当皇帝就当皇帝,皇帝当不了则可为王称霸一方,将军若真的投靠了刘秀,将兵权交了出去,那就好比神龙离开了天空,那就和泥鳅没有区别。”

此时的隗嚣终于露出了阔别已久的笑容,对二人说道:“不错,这个世间万事说到底,不过是一个谁说的算的问题,投靠了别人,自己就会失去了发言权。王匡兵败后投靠了赤眉,不出数月,不但一点好处没捞到,就连原来的士兵也都归了赤眉。想王匡当年是多么的不可一世,就连刘玄都要惧他三分,可怜啊。还是和你俩聊天比较起劲儿,前些日子跟那些儒生说话,快把我憋死了。文人虽然可以安邦,但是定国终究还是要靠将军们啊。不知你二人今日前来,是只代表你二人,还是代表了所有的将军?”

王元说:“将军们的意见还没有统一,还需要你亲自去做工作。”

隗嚣说:“嗯,好,我知道了。你俩也别走了,今天开心,咱们喝点酒,哎呀,这些日子我整日独自一人喝闷酒,今天总算能开怀畅饮了。”

数日后持书御史申屠刚听闻自从王元、王捷二人求见了隗嚣后,隗嚣就开始自称西伯(通常指周文王),害怕他再做出什么更愚蠢的事,于是写书信谏言道:“老朽听闻,人之所以能够得到,不过是上天的赐予,人之所以会失去,不过是上天的惩罚。建武帝,顺承天命,圣明贤德,兴起义兵,替天行道。请将军想一想,自从建武帝河北起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军所到之处,无不摧枯拉朽,那是上天赐予的福分,若不然单凭人力如何可以做到?将军本来不过一富户,能够得到陇西已然是上天极大的恩赐,应该归顺朝廷。上可以承天意,下可以安民心,为国效力,方才是最好的归宿。建武帝曾把将军比作社稷之臣,愿与将军共同吉凶,都说得人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一小吏的信义尚且如此,何况是万乘之君呢?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