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里揣着纸包酒葫芦,靠着墙边稳稳地站直身子,一簇绿竹在身旁摇曳着,月光下竹影打在郑慧的身上,风渐渐轻了一节节的支杆随着身影变得挺拔,郑慧抬头看看天边的明月:“真好啊,愿景国安宁祥和!”
接下来的几天,庆国使团明显感觉景国官员态度上的转变,在方略方面的协商方寸必争,但是离开了谈判桌那就化身成为了勤劳的小蜜蜂,端茶倒水伺候用餐,晚间还陪着游历京城,那叫一个服务热情宾至如归。
就是唯一的一点不好,就是庆国使团慕名已久的三楼十八坊这几日总是火情勘察,每次路过想要瞻仰一番,都被路口的衙邑以火情隐患劝阻,可看着里面灯火辉煌,人潮如织的景象不由地感觉这解释有些荒谬。
但又不能强行的闯过围挡进入吧?那岂不是让人家景国官员误认为庆国使团的官员饥色慕美?倒是小吃街的美食着实不错,每晚换着花样的吃喝,景国的官员对美食真是了解异常,藏在小巷街角的小摊食肆都能了如指掌。
据说这些小馆子可是号称没点饕鬄老客底蕴的美食家是找不到的,鸿胪寺里那个瘦的和麻杆一般的郑慧说的很有韵味,真正的美食都带有人间烟火气,市井街巷湖畔小摊最真实的体现人文乡情,吃的是绚烂的历史底蕴,放眼是盛世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