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偏爱这里的原因?
正在这时,几人又看到前面的三根柱子上么每一根都贴着一句诗。
最左边的一句乃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中间的柱子上所写的则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天下英雄,尽入吾怀。”
而右边的第三根柱子上则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三句诗落入李泰几人眼中,可以说瞬间让苦思冥想无处下嘴的几人立刻便有了借口。
崔元率先发难道,“苏先生当真是好文采,没想到这悦来居之中,竟还有这么多的诗句,要我说这三句诗每一句都十分不俗,只是在下毕竟见识浅短,不知苏先生可否为我解释一二?”
话音落下,李世民原本被打断和苏夜的讲话有些不爽。
但是转念一看却也觉得这三句诗十分不俗,于是便没有追究,等着苏夜结束。
苏夜微微一笑道,“阁下想让我解释什么?”
崔元于是指着那柱子上的第一句诗说道,“你这左边的第一个柱子上写的是最后不知天在水,你可知,我大唐只有一个天,那便是我们当今英明神武,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的陛下?你的这一句醉后不知天,莫非在你眼中,喝醉了就,连天地人君都不分了吗?若是如此,那岂不是大逆不道!”
一个大逆不道,瞬间将一顶帽子扣在苏夜头上。
苏夜心中不禁一阵苦笑。
看来这扣帽子的功夫,当真是千古以来的传承。
这句诗写的明显就是喝醉之后的美好意境。
谁知道一个天,便能让他联想到皇上。
更别说这句诗本来应该连起来读,却硬生生被他给从中断开成了醉后不知天,真可谓是为了找茬无所不用其极了。
不过苏夜倒也不怕。
就见他徐徐说道,“阁下为什么不将这句诗读完整呢?”
崔元冷笑一声,“就是读完了又怎么样?你这句诗不照样是大逆不道吗?所谓天在水,天就是天,水就是水,水往低处流,天高高在上,天又怎么可能会在水中?你这分明就是借喝醉来贬低圣上!”
话音落下,李承乾眉头一横,有些不爽。
不过苏夜却是不卑不亢的开口道,“阁下看来是应该没有听过当今圣上所说过的一句话,名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