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内+容¨
运气好点的被安排到了近郊的崇明农场,少部分人被分配到了外省支援三线建设,余下的那些全部被安排到了农村插队。
这不,前段时间,张丽华托熟人悄悄打听了一下68届的分配政策。
对方虽然没有明说,但张丽华一听对方那迟疑的语气,就知道老幺他们这一届大概率是要‘一片红’了。
她不是没有想过要给老幺买个工作,可问题是,这年头的正式工都是铁饭碗。
工资高福利好,等以后退休了还可以让家里的孩子顶班,谁舍得拿出去卖?
退一万步说,就算要卖那也是先紧着亲朋好友,怎么可能卖给她这个外人?
如今,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张丽华想矜持都矜持不起来。
“小姜,你说话敞亮,那婶子也直说了。”
“我们家老幺现在还没有工作,如果你这个工作真想好了要卖,那不如卖给我吧。”
“你放心,钱方面,婶子保证不叫你吃亏。”
说着,张丽华回卧室抱了一个饼干铁盒出来,该说的话也都说到了明处。
姜姒的这个工作是坐办公室的,不像别的工种,进了单位还要熬三年学徒工。
沪市这边,学徒工第一年工资是16块,另外会有1块8毛4的服装费,合计:17块8毛4。
第二年和第三年,工资每年上涨2块钱,服装费不变。
等到了第四年,转正定级后,工资才能到36元。
所以沪市一直流传着“36元万岁!”这么一句戏言。
至于工作到底能卖多少钱,这个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全看双方怎么谈了。
不过有一点共识就是,卖价基本上都是2到3年的工资。
“小姜你现在每个月工资28元,三年下来就是1008元。”
“棉纺厂的福利好,逢年过节会发一些水果,肉票,布票等等,工资超20元每个月还会配发一张工业券,这些算下来,一年福利差不多有个30元,三年给你算100。”
“另外,正式工和学徒工三年的工资差价在288元左右,这个婶子按300补给你。”
不为别的,就为老幺少吃这三年苦,这个情她也得承姜姒的。
姜姒原先的心理价位也就是一千左右,没想到对方的诚意这么足。
她也没矫情说不要,痛痛快快的应了下来。
“可以的,婶子,就按你说的来。”
“诶,好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张丽华忙不迭的点头,又将铁盒打开,拿了一堆票据出来。
“我听你说想多换点票,你看看这里面有你想要的吗?要是没有的话,你和我说一下要什么票,我给你想想办法。”
家属院大也有大的好处,别的不敢说,票据这些凑凑还是有的。
而且他们一家除了老幺之外,都是吃公家饭的,每月到手的票据可不少。
姜姒看了一下,这个年代的票据种类还真的是五花八门。
粮票就算了,她空间能种粮。
油票好像也用不着,空间里有【一键榨油】的功能,到时候多种点油菜就可以。
最后姜姒挑了一些工业券,肥皂券,香皂券,卫生纸票,卫生带票,洗涤用品票。
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她得多买一些放空间里存着,有备无患。
手表票也要了一张,她手里的那几块手表太打眼了,姜姒打算买块普通点的,方便看时间。
张丽华:“粮票,油票,布票这些你不要吗?”
这几种票据可都是紧俏货,她攒了小半年呢。
“够了,婶子,我那还有一些。”姜姒道。
今天她从渣爹那要了不少布票,而且沈清清房里还有不少没用过的纯棉布料,这些足够她用了。
两人正说着话,门口传来了动静。
是周科长的声音。
张丽华立马一脸喜色的跑去开门,顺便将转工作的事和他说了,哪知道周科长听了却眉头一皱。
“小姜,现在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工作转让手续提交了,你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还有下乡也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你确定你能吃下这个苦?”
正式工名额固然心动,可他不愿意为了这个埋没了自己的良心。
而姜姒听了这番话之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