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1章 旧物风波

第1章 旧物风波

佛堂里的檀木香混着旧木柜的霉味钻进鼻腔,苏若苕蹲在青石板地上,正往樟木箱里塞最后一摞旧经卷。~s′l-x`s~w/.!c-o.m+

十五岁的少女穿一身洗得发白的月白粗布衫,发尾用根草绳随意扎着,却生得一双清灵的杏眼,此时正盯着箱底那只褪色的绣金香囊——金线己经磨得发暗,却还能勉强看出上面绣的并蒂莲。

"姑娘!"

门帘"刷"地被掀起,小翠的声音带着哭腔撞进来。

这小丫头原是庵里的烧火沙弥,跟着苏若苕三年,此刻跑得额角挂汗,青布裙角沾着泥:"主院派了王妈妈来!

说是要查咱们带的东西,说...说庶女都不敢带贵重物件,您出身商户,可不能逾制!"

苏若苕指尖猛地一颤,箱盖"砰"地磕在膝盖上。

她望着那只香囊,耳边突然响起静尘师太临终前的话:"这是你生母留给你的最后东西,莫要落在苏家人手里。"

"来了几个人?"她攥紧香囊,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就王妈妈带了两个粗使婆子,在院门口候着呢!"小翠急得首搓手,"姑娘快藏起来吧,可别被搜走了!"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咔嗒"一声门栓响。/?小??×说§:C%¤M*S¢D| @首?}发&

苏若苕抬头,正见个穿墨绿织金褙子的中年妇人昂首进来,鬓边的翡翠簪子在晨光里晃得人眼晕——正是主院大丫鬟总管王妈妈。

她身后跟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手里还提着藤条编的筐子,一看就是来装"逾制之物"的。

"苏姑娘这是要回府?"王妈妈扫了眼满地的箱笼,嘴角扯出个讥讽的笑,"老奴可听说了,苏府虽不似高门大户,到底是礼部侍郎家的体面。

庶出小姐回门都只带两箱换洗,您这...怕是有西五口箱子?"

苏若苕垂着脑袋,手指绞着衣角,声音细得像蚊子:"嬷嬷误会了,都是些旧经卷和庵里的粗布衣裳..."

"旧经卷?"王妈妈冷笑一声,冲身后婆子使眼色,"打开看看。"

两个婆子立刻上前,粗鲁地掀开樟木箱盖。

苏若苕看着她们把经卷胡乱扔进筐里,心跳得擂鼓似的——那只香囊正压在最底下那摞《金刚经》下边!

"慢着!"她突然拔高声音,吓得婆子手一抖,半卷经书"啪"地掉在地上。

众人都抬头看她,她却"哇"地哭出声来,泪珠儿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嬷嬷您看我从小在庵堂长大,哪懂什么规矩?

这箱子里可都是我娘的东西!"

王妈妈皱起眉:"你娘?前夫人早没了..."

"就是我亲娘!"苏若苕抽抽搭搭地扑过去,抓住王妈妈的袖子,"她走的时候就留了这只箱子,里头有她给我绣的肚兜,有她抄的《心经》,还有...还有这个!"她突然从怀里摸出那只香囊,举到王妈妈眼前,"这是她临终前塞给我的,说...说让我留个念想!"

王妈妈被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下意识后退半步:"你...你这是做什么?"

苏若苕抹了把眼泪,突然扯着嗓子念起打油诗来:"香囊虽小情意长,娘亲恩情记心上;若被夺去难成眠,怕是老天也不容!"声音脆生生的,惊得窗外麻雀扑棱棱乱飞,隔壁扫院子的张妈妈探头往佛堂里瞧:"这是哪家小闺女哭得这么可怜?"

王妈妈脸色骤变——主院交代过要低调接人,可不能闹得全庵都知道苏府苛待前夫人遗孤。+齐·盛·小-说!网` ,更¢新-最.全′

她忙压低声音:"行了行了,哭什么!

谁要抢你东西了?"

苏若苕趁机往她怀里蹭了蹭,活像只委屈的小奶猫:"嬷嬷最好了!

我就知道您不会夺我这苦命人的念想。"她抽抽搭搭地把香囊塞进衣襟里,又吸了吸鼻子,"不过嬷嬷说得对,我确实不懂规矩。

要不...要不我把佛堂的账目整理好再走?

也算给老夫人尽孝了。"

王妈妈被她这一通操作闹得头晕,见她终于不再哭闹,忙点头:"行,你整理,老奴在外头候着。"她转身往外走,却没注意到苏若苕望着她背影时,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等王妈妈的脚步声走远,小翠立刻凑过来:"姑娘你太厉害了!

刚才那打油诗...跟张阿婆卖糖葫芦时唱的调子似的!"

苏若苕把香囊重新塞进箱底,拍了拍箱盖:"这叫以柔克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