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28章 双份欠条破迷雾

第28章 双份欠条破迷雾

晨曦微露时,苏若苕对着铜镜扯了扯粗布短褐的领口。*y_d¢d,x~s^w?./c_o?m.

蓝布头巾裹住乌发,发尾还故意散了两缕,沾着点草屑——这是方才趁小桃不注意,偷偷往发间塞的。

小桃捧着她的珠钗匣子首跺脚:“姑娘这衣裳洗得比我娘的围裙还旧,要是被老夫人知道您扮佃户……”

“嘘——”苏若苕往她手里塞了块桂花糖,“老夫人最疼我,上次我装病要吃糖蒸酥酪,她不也没骂?”她压低声音,眼睛弯成月牙,“再说了,我这是去村头买豆浆——你闻闻,我兜里还揣着铜板呢。”小桃被糖块甜得眯起眼,到底没再拦。

晨雾像浸了水的棉絮,沾得睫毛湿漉漉的。

苏若苕沿着田埂走,鞋尖沾了泥也不在意——她记得生母的陪嫁嬷嬷说过,田庄的泥脚最认人,你蹲下去和佃户说话,他们才肯掏心窝子。

刘伯家的篱笆门虚掩着,灶房飘出玉米饼的焦香。

她刚抬手要敲,门“吱呀”一声开了。

白发老人扶着门框,眼眶红得像浸了血:“小姐终于来了。??=6:,1/?o看?!书-\|网±|? ¥更??新/[最±\全?e?”他枯瘦的手攥着张纸,指节抖得厉害,“当年您娘背着老夫人,把救命粮塞给我那快断气的小孙子……如今我不能再让她女儿受委屈。”

苏若苕接过纸,指尖触到褶皱里的泪渍。

两张欠条叠在一起,一张墨迹深褐,写着“刘杨氏借银五两”;另一张泛着青灰,“刘杨氏补还三年前旧租三石”——和阿满说的分毫不差。

她抬眼时,刘伯正用袖口抹脸:“王里正带着两个壮小子夜里来的,说不签就断我家水闸。我这把老骨头不怕,可我那小重孙女才三岁……”

“刘伯,您做得对。”苏若苕把欠条贴在心口,“您护着的,是我娘的良心。”她蹲下来,帮老人理了理皱巴巴的衣襟,“等会儿老夫人查账,您只消把今天的话再讲一遍,剩下的,交给我。”

祠堂的榆木门“轰”地被推开时,苏若苕正蹲在门槛边剥毛豆。

阳光斜斜切进来,照得供桌上的账册泛着冷光。

苏若菱穿着月白衫子立在老夫人右侧,手里的账册翻得“哗哗”响:“祖母,今年虽雨水足,可佃户们去年欠的租子还没清。,6/1′k^s¨w′.`c\o′m,您瞧这账本——”她指尖点在“亩产三斗二升”那行,声音软得像浸了蜜,“孙女儿想着,要不宽限两个月?”

“妹妹这心,可真比菩萨还软。”苏若苕拍了拍裤腿的毛豆壳,慢悠悠站起来。

粗布衣裳在廊下晃了晃,惊得几个佃户婆子首揉眼——这不是刘婶家那爱唱山歌的小媳妇吗?

怎么进了苏家祠堂?

苏若菱的指甲掐进账册,脸上还挂着笑:“姐姐这是……去田埂玩泥巴了?”

“可不是玩泥巴。”苏若苕从怀里摸出那两张欠条,“妹妹说佃户欠租,可佃户手里,倒有另一张欠条呢。”她把纸摊在供桌上,阳光里飘起细碎的草屑,“刘伯家这张,是补还三年前的旧账;张铁柱家那张,是替他病了的儿子借药钱——王里正,您说这些,算今年的租吗?”

王五正蹲在墙角啃旱烟,听见这话“噗”地喷了出来。

他脸上的肥肉抖了抖,干笑两声:“苏二姑娘说这些是……是佃户自愿补的!”

“自愿?”苏若苕突然提高声音,“那刘婶家小重孙女的哭声响彻半条村街,也是自愿?”她转向人群,几个佃户婆子红着眼眶点头。

有个年轻媳妇抹着泪喊:“苏小姐,我家那张欠条是夜里被按着手签的!王里正说不签就把我男人押去官府!”

祠堂里炸开一片嗡嗡声。

老夫人的拐杖重重敲在青石板上:“都静一静!”她眯眼盯着那两张欠条,“苕丫头,你说这账册有问题?”

“祖母您瞧。”苏若苕翻开观音庵的旧账本——这是她十二岁起帮主持管账时,偷偷记的苏府田庄收成。

她指着“大旱年亩产二斗五升”那行,又点了点伪造账册的“三斗二升”,“那年河里都裂了缝,今年雨水多倒比灾年还多收半斗?再说这墨迹——”她捏起张欠条对着光,“‘三斗’二字颜色发蓝,和前面的黑墨不是同天写的。王里正,您的印鉴……”她突然转身,“怎么和我上个月在官府抄的里正印模不一样?”

王五的脸“唰”地白了。

他裤裆里传来“滴答”一声——竟是被吓尿了。

苏若菱攥着帕子的手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